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

ID:35817612

大小:28.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选择题1.(2017·淄博三模)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答案 A解析 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位卑权重”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D项错

2、误。2.(2017·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25)“位卑权重、位高权轻”是中国古代设置官吏的重要原则,对品级较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以下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秦始皇时期的“三公”B.汉武帝时期的“中朝”C.唐太宗时期的“三省”D.宋太祖时期的“二府”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三公”位高权重,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时期的“中朝”指汉武帝任用自己身边的侍从担任中朝决策机构,体现了“位卑权重”,三公九卿转变成了“外朝”执行机构,属于“位高权轻”,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拥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宋朝的“二府”属于“位高权

3、重”,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3.(2017·内江五模,25)《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仪》载:“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材料表明(  )A.汉朝的封国制与周朝分封制相比较有一定变化B.刺史行使在地方的察举权C.刺史出现对丞相权力有一定的牵制作用D.造成刺史滥用职权干预地方的现象产生答案 A解析 题干中“常以秋分行部,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奉诏六条察州”说明汉代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这与周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在地方行使的是监察权,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

4、方因而对相权没有牵制作用,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刺史滥用职权的现象,故D项错误。4.(2018·保定一模,26)《三国志·卢毓传》记载:卢毓于曹魏之时两为吏部尚书,前后历五、六年,“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这表明当时选官制度(  )A.较好地反映了民意B.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C.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D.被科举制取代具有必然性答案 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范围有限,不能较好地反映民意,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及选举,先举性行,而后言才”得出当时选官制度仍以德才为主要标准,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受世家大族影响较大”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

5、的是当时选官制度的进步性,不能体现被科举制取代的必然性,故D项错误。5.(2017·孝义三模,25)唐代科举制规定:凡在礼部考中进士者,均须在吏部再考一次,主要考“身、言、书、判”。这说明唐代科举制(  )A.重视选拔法律人才B.注重官员的综合素质C.促进了文化的繁荣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法律仅是对官员“判”方面的要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身、言、书、判”,吏部注重官员综合方面的素质,故B项正确;促进文化的繁荣,仅涉及“书”方面的要求,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由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故D项错误。6.(2017·临汾二模,25)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

6、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材料主要说明(  )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答案 B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与三省制对决策的影响无关,故A项错误;门下省可以对政令封驳,有利于纠正决策的失误,是三省的核心,故B项正确;材料魏征拒不署敕唐太宗敕书,没有体现出他们之间的信任,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7.(2017·洛阳三模,24)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

7、临时差遣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B.加强君主专权C.决策更加科学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 B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实质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完善中央官制”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加强君主专权”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决策更加科学”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8.(2017·天津河北区二模,1)秦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唐代设御史台,作为独立机构,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形成三省六部一台。这说明唐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