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

ID:35809806

大小:58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19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_第1页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_第2页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_第3页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_第4页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考试标题《十八大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下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1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10道,总分100分,60分及格。所属课程《十八大精神与宏观经济形势》下倒计时23:49一、判断题(10道)1.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既要扩大,同时要提高质量。正确错误2.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错误3. 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正确错误4. 多个研究机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正确错误5.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类在相互联系中集成的生活共同体。正确错误6.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社会保障广覆盖。正确错误7

2、.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正确错误8. 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支撑。正确错误9. 十八大以后的工作重点: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错误10. 政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正确错误二、单选题(20道)1. 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 A. 维护社会公平 B. 建设服务型政府 C. 解决社会矛盾 D. 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2. 目前欧元区共有()个成员国。 A. 17 B. 18 C. 19 D. 203. 关于十八大前五年取得的成就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 B.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全覆盖 C.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D.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4. 十七大以后的五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是()。 A. 27.3万亿 B. 37.3万亿 C. 47.3万亿 D. 57.3万亿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是()。 A. 提高质量和效益 B.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 科学发展 D. 实现国民经济倍增计划6. 下述选项中,不属于地方政府关心的是()。 A. 人民币贬值升值 B. 经济增长 C. 财政收入 D. 就业7. 十八大上重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不包括()。 A

4、.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 D. 科学发展观8. 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实现经济方式转变过程中,提出五个更多依靠,下述选项中不属于五个更多依靠的是()。 A. 更多依靠工业化 B.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C.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D.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9. 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中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A. 补贴企业 B. 减税 C. 调节利率 D. 完善出口退税10. 下述属于加强税制体制改革的措施的是()。 A. 货币政策 B. 调节个税起增点 C. 

5、财政政策 D. 调节利率11. 党的()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 A. 十六届三中 B. 十六届四中 C. 十六届六中 D. 十七大12. 下述选项中,不属于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的任务的是()。 A. 推动城乡二元互动 B.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3. 下述不属于目前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的是()。 A.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 B.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 C. 居民消费涨幅控制在4% D. 进出口总额增长10%14.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凸显,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政府职能缺位 B. 社会群众

6、诉求太多 C. 非营利性组织的无端干预 D. 人们维权意识增强15.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A. 十五大报告 B. 十六大报告 C. 十七大报告 D. 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的讲话16. 1972年,联合国在()召开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 A. 伊朗 B. 斯德哥尔摩 C. 希腊 D. 里约热内卢17. “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这句话出自()。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18. 十八大报告中出现()处“生态”一词。 A. 36次 B. 37次 C. 38

7、次 D. 39次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税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B. 减税政策,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C. 减税政策对国家总体税收影响深远 D. 税收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A. 五位一体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多选题(10道)1. 十七大提出的四化包括()。 A. 工业化 B. 信息化 C. 城镇化 D. 国际化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