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ID:35798354

大小:577.5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8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0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第3课时)1.阅读课文第4段,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1)遑遑()(2)耘耔()(3)东皋()2.阅读课文第4段,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1)寓形①宇内复几时?曷②不委心③任去留④(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离去或留下。)(2)帝乡不可期(__________)(3)怀良辰以孤往①,或②植③杖而④耘耔(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4)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

2、_)(5)聊乘化①以归尽②(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阅读课文第4段,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1)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宇内”前省略介词“于”)(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之”的宾语“何”前置)(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的宾语“奚”前置)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①生生所资②眄庭柯以怡颜③倚南窗以寄傲④审容膝之易安⑤策扶老以流憩⑥或棹孤舟⑦感吾生之行休1.进一步细品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脉络,找出名句,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文中作者以此宽慰自

3、己。作者觉悟到过去出仕之事做错了,已经不能改正,但知道未来之事(指归隐)还可以挽救。此句在文中有明确所指,然独立看,也可用于不要沉溺于往事的感伤,凡事应当往前看,抛却过去,把握未来之语境。(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用“无心”“知”两词,将云、鸟人格化,使作者之情投射于物,物与人融合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率直、朴真的情感。从中可以感知自然是人情感之对象,自然着上人之色彩,便有了精神气。(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此句为作者出游时所见的初春生机勃勃之景象,是实景,也是心景。早春光景,见归来之可乐,万物蓬勃,使作者亦心生生命短暂之感慨

4、。披迹寻求,了悟生命之意象。(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登上东边的高冈而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流水而把诗歌吟唱。作者以此句表达自己隐居田园,快然自足,读之“素怀洒落,逸气流行”。用之面对自然,豪情满怀,心生壮阔之志,亦未不可。2.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本课思路清晰,结构严整,文笔清新流畅,能够创造安乐闲适的意境来表现隐逸生活的可爱。文章写回家之后的情况,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起,一直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止,除了很少几句直接说明心情以外,写的都是具体的活动和景物。这些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在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

5、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这样,作者创造的意境就更加透彻地阐明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读者。另外,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这篇文章是“辞”,行文按照一般辞赋的习惯,有韵(如“归”“悲”“追”“非”等押一个韵,“奔”“门”“存”等押一个韵等),多用对偶(如“悟已往之不谏”和“知来者之可追”对偶,“舟遥遥以轻飚”和“风飘飘而吹衣”对偶等)。这样,使人感到抑扬顿挫,迥环往复。还有,词句精炼,表现力强,很少的文字就将厌倦了官场生活的恶浊,归家心情的焦急,隐居时的孤高自赏,田野景物的蓬勃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3.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心灵

6、深层的悲哀,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见解?联系陶渊明自身的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可以这样理解的。陶渊明年轻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希望学而优则仕,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但东晋士族门阀观念相当严重,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客观上限制了他的求官之途,欲通过做官来伸展自己的志向不易实现。另一方面,东晋末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正直之士做官也难得到重用,于是他也像当时许多士大夫一样,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欲伸志而不能,内心的悲哀自然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就文章看,陶渊明的归去之乐始终伴随着生存之限,于是在自我陶醉的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安慰,这从文中的

7、问句可以看出。但是,他在作品中把得自自然的快乐表达得如此真率,不能不说他的确有“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一面。4.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能说不消极,但理解这种消极的思想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来看,不能只作简单的判断。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作者几次为官,深知官场人心的险恶,也厌倦了庸俗的官场生活。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

8、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相比而言,田园生活的朴实、自在、真诚、舒展,也深深地吸引了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