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

ID:35794391

大小:44.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8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_第1页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_第2页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_第3页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_第4页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鄱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无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鄱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2.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宗法政治与伦理

2、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3.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4.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抑制土地兼并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

3、统一5.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6.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7.中

4、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8.张集馨,清朝道光九年进士及第,任职翰林院。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经皇上钦点,派任山西朔平知府。五月二十五日,皇上召见张集馨进行行前训话。此事例反映了在清朝(  )A.皇帝亲掌国家的人事大权B.地方官选任制度简单高效C.国家高度重视山西的治理D.吏部的选官职能完全

5、丧失9.《周礼》中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楚辞》中也提到“五谷六仞”。后世经学家将文中的“五谷”分别注释为“麻、黍、稷、麦、豆”和“稻、稷、麦、豆、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古代社会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D.古代农业发展存在地区性差异10.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

6、展11.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如《清明上河图》中可看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明宋代(  )A.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B.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C.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D.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12.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而100亩以上者占17.7%。雍正二年(1724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0.54亿亩,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4%。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

7、这说明,这一时期(  )A.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B.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C.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D.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13.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A.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B.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C.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D.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14.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