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语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检测(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2分)A.五更(gēng) 哄骗(hǒng)尴尬(gān)这厮(sī)B.朴刀(pō)侍候(cì)兀的(wù)崎岖(qí)C.主簿(báo)干系(gān)食讫(qì)佯装(yáng)D.作揖(yī)长亲(cháng)腆着(tiǎn)畜生(ch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2分)A.忍气吞声 错辞不雅 为虎作伥 情窦初开B.赤日炎炎 不知好歹 安土重迁 破斧沉舟C.死心塌地 自暴自弃 殉情枉法 乳臭未干D.挖心搜胆 犹豫不决 一抔黄土 鹬蚌相争3.下列关
2、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3分)A.《水浒传》中,行者武松先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是最富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B.《水浒传》中英雄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杨志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C.《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拳打镇关西等脍炙人口的故事。D.《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等。4.下列各句
3、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3分)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D.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5.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3分)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
4、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7B.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C.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D.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①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②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③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④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⑤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上段文字的顺序被打乱了,可调整为(只写序号):⑤①③②④ 7.欣赏漫画《兔子和萝卜》,按要求作答。(4分)(1)请概述漫画的内容。(2分
5、)参考答案兔子种了两棵萝卜,一棵叶子茂盛而萝卜却长得很小,另一棵叶子很少萝卜却很大。 (2)请说说漫画的寓意。(2分)参考答案看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把握问题的实质。 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导学号5025404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9题。(4分)春 寒①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8.鉴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
6、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9.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参考答案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11分)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7注①原:原国。②卫:卫
7、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参考答案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2.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5分)参考答案(1)赞成晋文公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