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

ID:357826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2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系别:专业:  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当下,我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一批批的上市公司先后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以达到快速融资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情况也越来越普遍,鉴于最近国内频频出现的盈余舞弊事件,本综述的写作目的拟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二)相关概念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

2、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三)综述范围本综述参考了1996-2010年间发表于《财会研究》、《国际会计》、《财会通讯》、《会计研究》、《财会月刊》、《中国会计评论》、《财经理论与实践》、《现代法学》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文章、部分硕博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四)相关主题及争论焦点综合各方面的资料研究,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问题是目前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企业相关人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目前我国对盈余

3、管理动机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课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处于探索阶段,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系统、不完善,所以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6二、主题部分(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本文献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Management.AccountingHorizons》(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某些私人利益,在向外部披露财务报告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Healy和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经理人员通过构造交易及运用会

4、计中的主观判断事项并对会计报告进行修饰,从而误导一些相关利益者对公司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有赖于会计数据的合同的执行结果。所以,从上面的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国外人眼中的盈余管理是一种公司内部的私密行为,是一种损害公司相关人利益而使某些私人得到利益的一种手段。《盈利管理研究》(魏明海、谭劲松、林舒,2008)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盈余管理有五个基本特征。(1)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

5、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到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分法和会计估计。(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以,国内主要研究的盈余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公司主体在不违背法律、制度及准则的前提下出于某种动机对公司的盈余进行适当调节的一种手段。且不论其动机是好是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盈余管理是站在合法的角度上的。(二)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动因的契约理论分析》(刘蔚,英艳华,2009)、《

6、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度分析》(张畚明2007)以及《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探析》(张萍2008)认为盈余管理的动因有(1)报酬契约动机。瓦茨和齐默尔曼(WattsandZimmeman,1999)认为,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和业绩分解的困难使得企业实施以会计盈利为基础的报酬计划。因为企业经营是持续的,而管理人员的任期是有限的,因而管理人员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2)股权契约动机6。一般清况下,企业能否找到与企业签订股权契约的缔约人,即能否将企业的股票发行出去,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前景以及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等因素,另

7、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企业并没有一个已确定的市场价格,而盈余的预测信息作为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会引起市场的正面反应;(3)债务契约动机。违反合同的代价是高昂的,公司管理层就会想方设法避免违约;(4)隐含契约动因。隐含契约产生于公司与股东(股东、雇员、供应商、贷款者和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并代表一种基于公司过去业务的期望行为。(5)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动机。在中国特有的额度制下,仅有少数企业可以获准发行股票,并且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故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6)配股动机。配股价格

8、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上市公司也会进行盈余管理;(7)防亏或扭亏动机以及保牌动机。上市公司一旦带上ST的帽子,筹资难度会加大,资金成本会增加,甚至暂停上市,而上市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