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

ID:35778989

大小:516.3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17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 宋明理学[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知道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及影响。(重点)2.比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点。(难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儒学也深深影响着佛教、道教。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思维点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

2、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1.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儒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什么特点?提示 趋势:三教合一。特点:儒学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儒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代表人物及主张朝代代表哲学

3、观认识论北宋程颢、程颐(二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南宋朱熹(集大成者)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3.影响(1)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和日本形成“朱子学”学派。[误区警示]“格物致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意思不同。“格物致知”认为“理”是先天存在的,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是为了加深对“理”的体验和理解;“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

4、基础上得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即“真知”并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提示 主要思想:世界观与伦理观:“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气论);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方法论:知识、道德与天理联系;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三、陆王心学1.主张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哲学观“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识论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影响(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

5、响。[误区警示]心学也属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3.“陆王心学”中的“陆王”是指谁?他们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提示 “陆王”分别指陆九渊、王阳明。思想: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进行内心的反省;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主题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1.对“理”的认识史料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

6、中国哲学文献选编》[问题思考] 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答案 不同:程朱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有无本质区别: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2.求“理”的方法史料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①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②,为圣教第一要义”。[教你读史]①反映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主张,意思是说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②“良知”是指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7、。[问题思考] 据史料说明朱熹和王阳明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答案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内心感悟“致良知”。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本质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主张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规范人们的行为地位影响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理先物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