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

ID:35774982

大小:66.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7

林业生态工程_第1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2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3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4页
资源描述:

《林业生态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业专业生态工程建设相关知识林业专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营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林业专业生态工程与传统造林和森林经营的区别:(1)经营对象不同(2)经营重点不同(3)经营目的不同(4)经营措施不同林业专业生态工程目标:通过人工设计,建造某一区域(或流域)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优质、高效、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达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天然林采伐;(2)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

2、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3)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他地区的天然林。退耕还林的综合政策措施:“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自然保护区: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自然保护地”。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意义:(1)保留自然本底(2)贮备物种(3)科研、教育基地(4)保---1---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林业专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1)植树造林(2)封山育林森林培育理论基础及育林

3、技术体系可分为森林培育基础,森林营造技术,森林采伐更新。森林培育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刺激森林的生长发育,达到定向的培育目标。生命周期:受精卵——种子——幼苗——大树——开花结果——衰老死亡。“S”生长曲线:林木生长过程一般表现为“快——慢——快”节奏,胸径、树高、根系、材积生长等均表现为这种节奏。林木个体的4个时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死亡期。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幼苗——幼树——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森林生产力: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我国林业的头等任务:提高

4、森林生产力和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因树因地制宜选择。---2---(2)遗传改良:提高种植材料的遗传品质。(3)林分结构调控:密度、树种组成、种植点配置等。(4)立地选择和调控:适地适树,改地适树。●影响森林分布和林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1、环境因子——气候:水,热;地形;土壤;水文。2.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3.人为活动——破坏,改善,污染。森林种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造林树种选择原则:适地适树原则:使树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立地条件相适应。选——选地适树、选树适地;改——

5、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经济原则:所选树种能充分满足造林目的。生态原则: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念组织营林生产。造林整地:又称造林地的整理,是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整地方式:(1)全面翻垦(2)带状整地(带状整地的几种方法:水平阶整地,反坡梯田整地,水平沟整地,撩壕整地,高垄整地。)(3)块状整地造林方法:(1)直播造林(2)植苗造林(3)分殖造林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后至郁闭前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和协调结构的措施。---3---林地管理: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间作。林木管理:修枝、摘芽、除蘖、平

6、茬、间苗、接干。抚育采伐:也称间伐。为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伐去部分幼树的措施。包括: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自然稀疏:随着森林的生长,内部的竞争引起部分林木逐步死亡的现象。天然次生林:天然林经采伐或灾害等严重破坏后自然恢复形成的林分。森林成熟后,因木材的生长量和质量下降,防护性减弱,应采伐更新(主伐)。森林主伐:对成、过熟林分进行的采伐利用。包括择伐,皆伐,渐伐。森林更新:在主伐或受灾森林迹地上以自然力或人工方法重新恢复森林的过程。有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辅助天然更新三种方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