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

ID:35751904

大小:272.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6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2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知能演练提升“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上是对某大洲地形特征的描述。据此完成第1~2题。1.该大洲是(  )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2.关于该大洲的世界之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B.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C.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D.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3.有关亚洲地形、地势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D.拥有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

2、亚平原4.下列湖泊,按世界最大湖泊、世界海拔最低湖泊、世界最深湖泊排列正确的是(  )①里海 ②贝加尔湖 ③咸海 ④死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②D.①②④5.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  )A.中部B.东部C.北部D.四周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第6~7题。★6.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大西洋B.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C.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D.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7.亚洲地势沿东西方向变化

3、的特点是(  )A.中间高、东部低B.中间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部低读亚洲局部略图,完成第8~9题。8.下列四条河流相比,结冰期最长的是(  )A.印度河B.黄河C.叶尼塞河D.长江9.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恒河B.长江C.鄂毕河D.勒拿河10.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因素B.交通因素C.地势因素D.海陆位置11.玲玲在复习时把各大洲的地形资料混淆了,请你帮她找出不是亚洲的地形资料(  )A.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

4、主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12.下列河流属于亚洲、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的一组是(  )A.尼罗河、赞比西河、刚果河B.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C.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阿姆河D.湄公河、印度河、恒河13.读亚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洋和    洋。 (2)写出图中数码与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山脉:①          ,②           ;半岛:③          ,④        ;岛屿:⑤      ;河流:E    ;平原:I        。 (3)北回归

5、线穿过图中亚洲的    和      两大河流。 (4)A、B、C三条河流注入    洋,D、E、F三条河流注入    洋,G、H两条河流注入    洋。可见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知能演练·提升1.C 2.A 3.A 4.C 5.D 6.D 7.B8~9.8.C 9.A 第8题,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气温又与纬度有直接关系,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四条河流中,叶尼塞河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第9题,四条河流中,只有恒河注入印度洋。10.C 11.B 12.B

6、13.答案(1)太平 印度(2)乌拉尔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台湾岛 长江 东北平原(3)恒河 澜沧江—湄公河(4)北冰 太平 印度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