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35195
大小:24.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全面建设械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的表现;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学习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课前预习】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是什么?党的18大对全面建成效率社会的目标提倡了哪些新要求?2、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是什么?怎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87-883、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88-90【问题导入】感受我们綦城和家庭生活近十年的八大变化:鼓起来
2、的钱袋子;滚起来的车轮子;高起来的大房子;精起来的米粒子;长起来的老头子;靓起来的綦妹子;快起来的手拇指;热起来的钞票子……试问:1、引起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这些变化表明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什么水平?3、这一水平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课堂探究】探究一:近年全国各省及各国GDP数据总量比较。2008年2009年广州29863亿元39081亿元西藏326亿元437亿元中国4.6万亿美元4.9万亿美元美国14.33万亿美元14.25万亿美元1)通过横比,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通过纵比,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论: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
3、、发展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探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追求GDP的大幅增长。探究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问题:根据纲要,谈谈国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突出谈谈每一新要求的新特点。)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进入创新型
4、国家行列;协调互动机制形成;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3、5体现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分配机制更健全。)——2体现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究四:1.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C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C.发展很不
5、均衡的小康社会D.总体小康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A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④人民生活同步富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C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A.①
6、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B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5.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我们要:A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加快中
7、西部的发展④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⑤构建和谐社会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 D.①④6.材料据国家统计局报告,1978~2001年我国经济年增长均为全球最快。2000年,中国GDP达8.94万亿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7.4倍,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世界第六,贸易量世界第七,工农业产品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均跨人世界前列,多种商品供应充足。198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000亿,目前已超过8万亿,每年递增上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