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

ID:35733624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15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_第1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_第2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_第3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_第4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惨败  甲午战争至今已有120年,中国与日本至今龃龉难平。《菊与刀》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是服膺强者。然而,至今中国仍未成为让日本人敬畏的强者――一些日本人在侵华问题上屡次反复;日本政府及领导人对于其历史上的战争责任一直不肯直面;历任首脑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既是谋取选票的政治策略,也是日本国民傲慢心理的显现。  然而,对国人而言,反躬自省更应该成为思考甲午战争的基本起点。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艰难,迄今仍未完成。如果说,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的知识精英认识了西方国家“船坚炮

2、利”的物质文明,进而开启了范围和程度有限的自强运动。那么,甲午战争则使他们认识到了物质背后的精神文明,尤其是制度文明,为戊戌变法奠定了基础。两场战争之间,对于清廷的统治集团认识外部世界存在直接的促进和递进关系。尽管如此,实质性的制度变革一旦真正触及统治者的皇权专制和既得利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予以阻碍。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屈辱背后,两场战争的败因隐而不显。军事上的失利,不过是其的外在表象。  鸦片战争使清廷官员见识了“船坚炮利”  在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中,作者以扎实的研究,详述了中国的兵制和组织形态的落后

3、,以及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的差距。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连林则徐这样的大臣,对于英国以及中华文明之外的世界,表现出惊人的无知。林则徐1839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联名给道光帝写的一道奏折中称,“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浙江定海被英军攻陷,林则徐再次给道光上书重申:“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对于这场战争,茅海建认为,“鸦片战争的真

4、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应世界潮流。”正如樊美平在《天朝的崩溃与意识的困守》中指出的那样,隐含其中的基本前提仍然是“落后就要挨打”之类,不过是人云亦云。在樊美平看来,中国需要现代化,需要顺应世界潮流,但绝不是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由,它源自人性需求最内在的本质,体现人之为人的那些不言而喻的终极价值。只有从这个角度来把握,我们才会对我们的目标真正有所理解,对“发展”与“进步”这些观念本身的认识也会获得新的深度;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才会清楚我们所需要顺应的是

5、什么样的潮流,站在正确的一边。  在我看来,樊美平的思考比茅海建更进了一步。在信息封闭的农业社会,中国的皇权专制主义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维系着自身的稳定和运行。当西方工业革命,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兴起并对外扩张之后,各据一方的国家自我封闭,不可避免地受到严厉冲击。明清两代统治者,虽然也有开放海禁的时候,但是,为了皇权专制的稳固和牢靠,总体上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种闭关锁国,不仅包括空间和地理上的限制,更表现为一种思想上的因循守旧和文化上的固步自封,以及意识上的愚昧落后。此前的很长时间里,因为缺乏足够的内在动

6、力,统治者的闭关锁国,难于冲破,家天下的皇权专制统治反复循环。然而,当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并开始对外扩张之后,统治者想要继续以闭关锁国,奴役民众,将外来文明的冲击拒之于国门之外,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做到。  首先,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就是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体系,不可能任由某一地域的统治者认为制造藩篱。其次,自西方启蒙运动之后,自由、民主等价值被发现,奴隶制和君主专制等前现代国家的野蛮统治形式,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就很明晰地分析了鸦片战争的深层因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

7、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更为深远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朝贡体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确实,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与中国人对商业的鄙视态度是无法共存的。……不幸的是,清宫廷与中国的士大夫对这些事实一无所知,因此,中国与西方碰撞时便显得极为痛苦。”  在我看来,徐中约先生称,“中国人对商业鄙视”尚需商榷。确切地说,主要是统治者对商业活动进行了严格控制

8、。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繁荣的商业交流,不利于专制统治者实施严密的社会控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商业交流有着自身的规则,它需要开放的市场环境,以及尽可能少的国家管控。而这种需求,与专制体制的无孔不入显然方枘圆凿。专制体制为什么要控制经济发展?亨廷顿在《第三波》中认为,经济发展在国家之外创造了新的财富和权力来源,同时还产生了下放决策力这一功能性的需要。显然,作为前现代国家的清廷,之前不愿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