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ID:35728594

大小:138.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_第1页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_第2页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_第3页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庸主义_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6月社科纵横总第26卷SOCIALSCIENCESREVIEW新理论版中庸主义———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夏景清(文成县文成医药卫生研究所浙江温州325300)【内容摘要】中庸是中国老子、孔子重要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由“子思“整理成书,和《论语》、《大学》、《孟子》同列为儒家四大经典。中庸的哲学思想起始于古老的黄老哲学,而中庸作为社会的政治原则源于舜的时代,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意识形态,被认为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上迄今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本文对中庸的起源

2、、老子的中庸哲学和三大理想、儒家中庸及其反思、中庸和现代人类的社会责任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老子孔子中庸主义传统文化一、前言根据中国历史学家的划分,夏、商、周三代称为奴隶社中庸,意指事物运动,不偏离中心目标,保持正常运行,会,自秦至清代为封建社会。如果夏代是奴隶社会,则禹应维持稳定平衡、和谐状态,在中国古文化中,是道家、儒家的当说是第一个大奴隶主,但在夏禹时代见不到残虐的压迫一个重要政治思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谓之四和剥削奴隶影象,相反夏禹是一个被人民爱戴的治水救世书,是儒学的四大

3、经典。《中庸》是子思所著,是对孔子的学英雄,上得舜的重视和赞扬,下得人民拥护。禹根据不同的地术思想的整理,是孔子继承和发展老子学说的重大证明,称域征收财物。距京城较近经济富裕的,征收财物较多服役也为中庸之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庸之道的多一点,距京城较远经济基础差的,征收少甚至可不纳财物认识也不断加深和提高,不少现代学者如国内李怡等尊之和服役,这样可使人民收入相对平衡,接近中庸。禹在管理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即中上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而是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地方可正不偏,

4、经常可行之道,是人生成败的根本,是社会的政治,以自治定制,这是中国一国两制的开始。尽管中国也有奴隶经济,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1]。社会,但古中国对奴隶的人格人权的看法也比较中庸,特别二、中庸的起源在商代,虽是奴隶社会的中盛时期,却认为奴隶和女人也是(一)尧舜时期的原始中庸人,它不仅也可当官,尽至为相、为将,如武丁并用女人妇好根据《中庸》第六章《大智篇》孔子认为中庸是人的最大为将军,为国家部队的最高统帅,统率大军去征伐。可见商智慧,最有代表意义是舜的政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代君主对人的价值认识是中正不偏

5、,是贵贱平等,男女相好问好察迩言,抑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同。商代虽是天主专权,但不强调肓目服从,这在当时中国舜乎。”认为舜能深入考察,调查研究国情民意,分析善恶,已产生重民不重君的原始的民主,虽是奴隶社会,仍旧保存权衡利弊,以中庸为原则,作优选决策,制恶扬善,去管理社舜政的中庸特色。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没有屠杀商的家族和会,在《中庸》《祖述篇》,孔子进一步说明尧舜,是以中庸之遗民,也没有让他们成为奴隶,而是就地安置,给他们生路。道去制订文武治世方策;上律天时,发展农业;下袭水土,改这种以人道主

6、义对待俘虏的政策,一直成为中国军队的老造生产,生活环境,防治灾害,优化环境,使万物并育而不相传统。本文肯定夏、商、周是落后的奴隶社会,但也肯定了中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不息,大德敦化的和谐世界。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色。中国中庸特色的奴隶社会,和世界所以中庸之道,是从舜开始贯串中国五千多年历史的老传上的其他地区奴隶社会是有所区别。在周代春秋时期,爆发统观念。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整个历史过了春秋文化思潮,中国文化出现了一个特殊兴盛时期,诸子程产。有着中国中庸特色特征,和世界的普遍历史有所不百家应

7、运而生,缔造了中华传统文化。老子、庄子、孔子、墨同。所以中国现代的新儒家认为,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对历子,就产生在这个年代之中。史文化传统怀有同情和敬意,中国文化不同于早已中断的三、老子的中庸哲学古埃及、古波斯及小亚细亚文明,中国是数千年来文化历史(一)中庸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迄今未中断的世界上极少数的国家之一[2]。老子哲学的核心所在是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中庸就(二)具有中庸特色的中国奴隶社会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辩证法的哲学,是以老子的三大哲学*作者简介:夏景清,男(1937-)中医副主任医师,淅江省文成县文

8、成医药卫生,研究所所长[已退休]。研究方向:中医中药;针灸经络;医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213观为为基础,一是“发展观”,是指道无永恒,万物流变,即老其本质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构思。子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二是“辩证3、世道中庸而地球和平。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篇》观”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一分为二,产生对立的矛盾,“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侵犯。虽有兵革而老子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