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

ID:35724418

大小:1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4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_第1页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_第2页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_第3页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_第4页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正交实验设计案例分析45120611戴杰摘要:正交实验设计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但由于推广不够,在实践少有应用,除了观念上的影响外,对操作方法的疑惑和不熟悉,也是重要因素。我们小组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对正交实验设计法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介绍。正交实验设计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作为一种科学的实验方法,它以投资少、易操作见效快的特点而为人们所关注,在已经试点过的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正交实验设计法虽然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它的推广并不普遍。原因主要是许多企业科学意识差,对正交法缺乏正确认识,不懂操作程序,甚至怕麻烦。鉴

2、于此,我们选择了两个典型案例,对正交法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出了说明。一、双氰胺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1.1立项背景山西省双氰胺厂。1989年引进技术,设计能力为年产双氰胺500t,1990年投产,1991年全年生产双氰胺300t。虽然当时双氰胺出厂价为15000元/t,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该企业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成本很高,年亏损30多万元,企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1.2经诊断发现的问题(1)双氰胺的主要原材料质量差,有效含氮量低。调查结果:石灰氮最好是一级品占一半,其余为二级品以下。石灰氮产品的行业标准(有效含氮量)是:优级品>=20%,一级品>18%,二级品>17%,次品<

3、17%。经过对比,该厂石灰氮有效含氮量低,是双氰胺消耗高、成本高、产量低的主要原因。(2)石灰窑CO2气体浓度太低且很不稳定,是制约双氰胺生产的关键因素。经调查发现,CO2气体浓度一般在17%以下,有时12%左右,致使双氰胺车间第一道工序(即水解工序)脱钙速度慢、时间长,是制约双氰胺产量的关键。(3)双氰胺的生产工艺影响因素多,优化潜力大。经分析认为:水解投料量、水解pH值、聚合工序的聚合温度、聚合pH值、结晶温度等因素,均对产品质量和消耗有影响。多因素影响正好适用正交法。1.3正交法在各生产车间的应用及效果(1)提高白灰窑CO2气体浓度的正交实验。经调查,投入的煤和石头

4、的比例是由人工估计的,并不计量,每天加料总量和分配的层次随意性很大。由于没有固定的工艺标准,CO2气体浓度既不可能稳定,生产效果也不可能提高。故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安装地磅,投入的煤和石头要求过磅计量;二是实施正交优化。经计算,石灰窑优化方案的因素水平及实验结果(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煤石比投料量(t/次)投料层次(次/d)11:0.145721:0.175.5831:0.269表2实验结果表方案因素A煤石比B投料量(次班)C投料层次(次班)实验结果CO2浓度(%)11:0.145926.421:0.175728.7

5、31:0.205827.441:0.145.5828.651:0.175.5930.161:0.205.5729.471:0.146729.281:0.176830.491:0.206932.2K1平均值28.127.529.1因素主次:B,C,A优水平:A3,B2,C3K2平均值29.829.432.1K3平均值29.730.630Rj1.73.13经计算分析,显然优化方案为A2B3C3。即A煤石比为1:0.17,加料量为6t/次,加料层次为9次/d。经进一步优化,加料层次为12次/d,使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达38%。(2)提高石灰氮有效含氮量和产量的正交实验。经过对氮化车

6、间3台沉降炉产出成品状况分析和操作情况分析,我们发现成品不均匀,一层一层的,每层3cm厚,在两层连接处质量好,而在两层之间质量疏松,经化验有效含氮量低。工人操作,电石在上端有加料机均匀撒于料面,由于冷料加入,炉温逐步下降,连续加料,待炉温降低80摄氏度时,才停止加料,致使料层厚度超过3cm。从上面的操作过程分析:连续加料时间太长,使得料层太厚,在停止加料后,氮气与电石进行氮化反应,生成CaCN2,由于氮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炉温慢慢升高,当再回到900摄氏度重新加料,又是厚厚一层,炉温降低80摄氏度才停止加料。这样就造成停止加料后,氮气与料层表面接触,反应生成CACN2,

7、由于料层厚,氮气深入内部反应不易,因此两层中间氮化不充分,造成质量差,而且反应慢,产量也低。由于找准了石灰氮质量差和产量低的原因,正交优化方案制定如下:首先把加料前后的温差由80摄氏度降低为20摄氏度以内(越低越好),这是为了减少一次加料的数量和厚度使CaC2和氮气能充分反应,既可提高产品质量,又可促进产量提高。其因素水平及实验结果分别如表3、表4所示。表3因素水平表水平因素加料温度A(摄氏度)进口氮压(mmH2O)萤石比例(%)回炉料比例D(%)1860301.01.02880401.51.53900502.020表4实验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