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19221
大小:1.8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4
《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海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姓名:蔡莺媚2013年05月10日-8-鱼菜共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摘要】鱼菜共生是一种涉及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学科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农业新技术,就是在鱼类养殖池塘种植蔬菜,利用鱼类与蔬菜的共生互补,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将渔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互惠互利。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养殖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水处理设施由底部吸污、生物滤
2、槽、鱼菜共生池塘等组成。采用池塘养殖水环境调控与循环利用技术、养殖源水处理与废水减排再利用技术、养殖设施构建技术、养殖容量与品种搭配技术以及池塘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技术,建立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系统。通过高效生物滤槽、水生蔬菜等水处理设施,有效的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并针对不同的养殖环境做出不同的生态养殖模式淡水调控与修复:鱼菜共生生态系统+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海水调控与修复: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关键词】水质调控与修复;生态养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1引言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然而由于养殖业迅猛发展而产生的环境和病害问题不容回避。日趋严峻的食
3、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使传统养殖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资源与环境的刚性约束将成为今后长期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循环水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必然趋势。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过度追求高产、高密度养殖,饲料的投喂、肥料及药物的使用量大大的增加,养殖动物的排泄、未摄食完的饲料、施肥、生物(如藻类等)留下的尸体等远远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化能力。养殖水质的调控与修复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举动。水产养殖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养殖池塘逐步老化,池塘自净能力及缓冲能力下降,养殖环境恶化。总的来说环境的恶化是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形成的,要想解决水质的恶化,也必须从方方面面入手,全
4、面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培养平衡的生态系统。循环水养殖是人类保障食物来源必走的一条路,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相对其他养殖业来说,水产养殖是消耗资源最少、污染最小、供给量最快、最大的一个行业,而现在海洋资源逐渐走向枯竭,食物来源势必转向水产养殖业获取,将来这个行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中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驱使行业不得不走向标准化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所以说,水产养殖业势必会走上室内循环水养殖之路。-8-2设计理念2.1设计理念根据台湾鱼菜共生循环水系统理念而设计的循环水池塘改造。以池塘为主体,在池塘边上修建生物滤槽和生态净化渠,由池子底部的水抽到生物
5、滤槽,经而循环。在鱼菜共生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池塘循环水养殖和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开展进一步的鱼菜共生系统工程研究。池塘循环水主要运用生物菌群(益生菌、硝化细菌)为鱼类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水体的生态系统保持在一个平衡上,使水体能有相对应的自净化能力。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生态的人工系统。鱼菜共生技术以饲料为物质投入,既系鱼类营养源,也是蔬菜直接或间接的营养源。水体作为载体或介质,中间无污染环节。鱼类为第一产出,蔬菜为第二产出,并均具备无公害品质
6、,与工业化养鱼技术比较,体现了净化过程中自身增值的优点,并且具有净水,降低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光合作用增氧;遮阴避暑;提高水产品质量;卖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抑菌;景观工程等优势。鱼菜共生系统可完全实现可循环节能型的有机耕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是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主体,小投入、大产出的“鱼菜共生”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3设计视图-8-(3D视图)(剖面图)备注:(剖面图)管道1适合现有池塘、旧池塘改造管道2适合新池塘的建设4设计原理-8-主体池塘+鱼菜共生(淡水)+生物过滤器4.1生物滤槽(生物过滤器)氨氮是鱼排泄物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对鱼的毒性
7、很大。一般鱼类养殖水体中要求总氨氮量不高于1mg/L,或非离子态氨小于0.025mg/L。生物滤槽用于去除氨氮,是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重要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细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一般不具毒性的硝态氮。当然生物滤槽也有分解有机物的作用。4.2生物菌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外界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