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1777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4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内容摘要]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文仅从作文创新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谈点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创新思维创造想象力逆向思维意识流思维发散性思维多年来,语文教学习惯于对学生进行聚合思维的训练,课堂上总是把学生的思路纳入教师的预定思维路线,最终找到一个统一的结论。.然而,当今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技术革命的冲击,已经和正在对社会发展的“工作母机”——教育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今天的教育不但要考虑当前的经济的要求,而且必须充
2、分估计到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学习”才能培养出有适应能力的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光荣使命,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这两年的高考、中考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作文的教学和考试要求方面,这一点要求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去研究和探索。一、创造想象力创造想象力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善于从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捕
3、捉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发展他们想象力的创造契机,借以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其沉迷其中,创意出新。为此,可指导学生练写想象作文。如笔者执教《与妻书》一文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林觉民妻子陈意映的身份,给林觉民写一封回信。这个命题新颖不俗,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根据原信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沉浸到角色的情感世界中去,写出了许多精彩片断。如: 在一片沉寂中,我独自一人在灯下给你回信,不觉泪水又悄然落在了纸上。窗外的月亮一如往常皎洁明亮,往日的月圆之时,总有你相伴身边,而如今…… 月光花影伴我们,当时的时光多么美好,是我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而今却是景物依旧人已去,我独立梅树下,月
4、光冰冷,我断肠心碎。 依新很懂事,见我悄然流泪,就走过来安慰我,陪伴我,逗我开心,我无心笑,可又不忍伤害他那颗天真无邪的童心,更不忍告诉他失去父亲的事实,我忍着泪,笑了,可泪水还是禁不住流了下来…… 这些描绘均融入了作者的创造想象,或融情于景,应景切境;或对比映衬,细节生辉,都写得情文并茂,真挚感人,达到了写作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双重效用。 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的一般方式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逆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
5、传统看法。而是积极地否定旧说,扬弃陋识,在否定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关键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入手,提炼观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课题。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我们设计了“不作弊吃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反思,去驳诘,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利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我们又设计了《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认识,谈感受,谈
6、危害,反弹琵琶,翻新旧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也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生学习《松树的风格》一文时,先要求学生不准重复陶铸同志的观点,自选一个新的角度去赞美松树。然后他又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松树的短处》为题口头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口头作文: 一提起松树,人们便会想到它的四季常青,于是,就把它作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可是,松树的不足恰恰也就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
7、,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万年过去了,地球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松树呢?它依然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真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松树的这一短处也不能等闲视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