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17694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4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谈怎样写好中考作文的结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筐编篓 重在收口 ——谈怎样写好中考作文的结尾元代陶宗仪对写文章有“凤头豹尾”的说法,“豹尾”是指文章有一个收束有力、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耐人寻味的好结尾。精彩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古代文论就很重视文章的结尾。唐白居易主张“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明王骥德提倡“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好的结尾,对于中考作文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些考生不重视文章结尾,难免草就了事;有的虽重视却又不懂怎样才能写好结尾,或画蛇添足、拖泥带水,或空喊口号、无病呻吟。
2、这类结尾往往大煞主题。其实,写好文章的结尾还是有“法”可依的。(1)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朱自清先生《绿》的结尾,与首段呼应,用字仅多出“不禁”二字,既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也是行文水到渠成的归宿。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2)细节
3、复现法。将文章的首句,或文眼,或中间某个关键性细节,到结尾时用一定方法复现一下,引起读者的回忆,带动读者认识和感情的飞跃。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最后描写卢进勇一根一根数火柴的细节,则是无名战士临牺牲前把火柴交到卢进勇手里的情景在卢进勇身上的复现,是典型细节的复现,使读者透过卢进勇又看到那个牺牲了的无名战士,使人感慨无限。(3)自然收束法。叙述结束,文章随之结尾。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随着事件
4、的结束自然收尾。它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4)全文总结法。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结尾还可以用名言、警句或诗句总结全文,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5、,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5)启发联想法。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6)一语双关法。结尾用双关语,表面承前叙述或抒情,实际升华主题,由实入虚或明实暗虚,含义隽永,引人深思。冰心《小橘灯》以思念结尾:“
6、……她妈妈一定也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加引号的词更是明显的双关。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暗含封建道德礼教的溃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样深刻的寓意,干脆利落,酣畅淋漓,更是神来之笔。(7)卒章显志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
7、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作文结尾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当然,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一气呵成,结束全文。因为结尾与前面正文是一线相生的,不可缺痕。上面的几种结尾方法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源于平时扎实的训练,存在于临场发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