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

ID:35716164

大小:10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4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_第1页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_第2页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_第3页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研究走进课堂 把信心还给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研究走进课堂把信心还给学生重庆市铝城中学:周志良传统的教学主要关注“传道、授业、解惑”,即使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或方法,而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这些知识有什么价值,这些知识是如何形成的或发现的,并没有亲身体验,在内心上没有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所以,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转,教师讲一个题型,学生基本上会解答一种题目;教师推导出一个重要结论,学生基本上记住一个结论,遇到相似的问题的就用结论、套题型;老师没有讲过的类型,学生就不会解答。如此一来,教师只有讲更多的范例,学生只有硬记更多题型,做更多的题目

2、,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样的教与学,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亦步亦趋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多数学生只能“望题兴叹”,最终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的自信心丧失。在生源差的学校现状犹其如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研究走进课堂,把自信还给学生。我的思考与教学实践是: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学科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题探究中学会自主提出研究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学会研究,学会学习。让学生在研究中提

3、高学习兴趣,在研究中发展追求知识和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研究中展现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在研究中培养各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形成内在的永不枯竭的探究动力。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1、激发疑问、引导探究、在培养兴趣中树立自信心。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竭”。胡适说:“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读书,锁在实验室也不会有什么创造发明。”爱因斯坦更进一步指出:“提了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

4、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持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践多次证明,只要情境设计得好,应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探索的兴趣。。例如在教完数列知识后,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分期付款问题。首先提出问题,购买大件商品,经销商为了促销,提供了哪些优惠购买方式?有没有?“分期付款”这一优惠方式?如果有,则是如何分期付款的?如何计算分期付款?最后到银行去调查贷款的月利率为多少?大多数同学对房屋分期付款很感兴趣,

5、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因为房屋按揭分期付款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多数同学家里新房是按分期付款购买的。通过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想得到、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促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和自己的理解,构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知道数学知识是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从而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学生通过调查、探索得出了最终的答案,体会到数学并不是离自己很遥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会数学和运用数学,由此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实践证明,

6、只要引导得法,学生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发现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和该结论的重要价值,还可以学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2、归纳、猜想,各显神通,在展现能力中增强自信心。在课堂教学时空而言,变静态封闭式为动态开放式,才能使数学的探究发现活动更具活力。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时空结构,变成学生讨论,师生合作交流,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发散情境,或类似于科学家当时发现与研究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7、。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进而展开全班性的讨论或辩论,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必要的调控,要不断的地揭示矛盾,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质疑,猜测,给学生留足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一个发挥创造性的平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观察、猜测、归纳、分析和发现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炼出来的。这样学生探究发现的火花就会被点燃。当学生的要求被采纳,预见得到证实时,学生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在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时,让学生类比、归

8、纳、猜想、探究公式。对于两个向量=(x1,y1),=(x2,y2)。已经知道:=(x1±x2,y1±y2),那么:①对于两个单位向量=(1,0),=(0,1),则=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两个非零向量=(x1,y1),=(x2,y2)。请同学们猜想的坐标表达式,并证明你的结论。用心爱心专心118号编辑-4-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探究。学生通过类比由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