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0130
大小:2.82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7-11-22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糖肽类抗生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以及其他类抗生素(Macrolidesantibiotics)王悦2013.03.10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主要内容1大环内酯类2四环素及酰胺醇类3糖肽类第一节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共性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机制相似临床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相似耐药机制相似基本结构:是由一个多元碳的内酯大环附着一个或多个脱氧糖所组成的一类抗生素。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肽链的形成和延伸受阻作用机制(快效抑菌)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天然大环内酯类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天然大环内酯类14元环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
2、hromycin)16元环大环内酯类:螺旋霉素(spiramycin)、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麦迪霉素(medecamycin)半合成大环内酯类14元环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15元环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6元环大环内酯类:罗他霉素(rokitamycin)米欧卡霉素(miok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对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
3、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衣原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通常为抑菌药,高浓度时为杀菌药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1.靶位改变:这是细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位于质粒和染色体上的甲基化酶结构基因,可介导合成甲基化酶,使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一个腺嘌呤残基甲基化,不能与50S核糖体亚基的作用位点结合而呈现耐药性。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2.产生灭活酶:质粒介导的红霉素酯酶,大环内酯2-磷酸转移酶,甲基化酶,葡萄糖酶,乙酰转移酶和核苷转移酶;3.主动外排机制增强:耐药基因编码了具有外排功能的蛋白质,
4、将大环内酯类外排,使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从而引起耐药。4.摄入减少:膜成分改变或者出现新的成分药物的相互作用竞争性抑制卡马西平代谢,卡马西平可通过诱导肝微粒体酶降低大环内酯类的作用。可抑制茶碱在体内的代谢,与茶碱合用时,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hromycin)(一)体内过程1.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硬脂酸盐,2.分布:较广,可透过胎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胆汁中浓度最高,静脉滴注用乳糖酸红霉素;3.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二)抗菌作用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G+球菌:
5、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螺旋体放线菌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等军团菌首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厌氧菌相似略广蛋白合成激光美容网http://www.hbjiguang.com(三)抗菌机理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转肽作用(16)tRNA移位(14)(-)(三)耐药性特点:(1)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2)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②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③对第二代
6、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四)临床应用1.白喉急慢性感染及带菌状态的治疗、百日咳带菌者的预防、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嗜肺军团菌病的首选。2.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以及青霉素过敏者。3.厌氧菌导致的口腔感染。4.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梅毒等的治疗。(五)不良反应1.直接刺激反应:口服——胃肠道反应主要不良反应静滴——血栓性静脉炎2.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3.伪膜性肠炎:口服红霉素偶可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六)注意事项1.肝功能
7、不全者宜减量或慎用;2.肝内药物代谢酶抑制剂,与甲泼尼龙、茶碱、卡马西平、华法林等肝内代谢药物同用时可致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不良反应;3.静脉给药时必须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麦迪霉素(midecamycin)吉他霉素(kitasamycin)交沙霉素(Josamycin)特点:(与红霉素比较)1.体内过程与红霉素相似;2.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3.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或略低;4.用于耐红霉素菌株和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5.不良反应较红霉素轻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clarithromyc
8、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特点:(与第一代大环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