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00610
大小:217.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3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_2_1考点一氯及其化合物学后即练2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2-1考点一氯及其化合物6.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如果需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l2,只需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即可D.含有2molHCl的某浓盐酸与足量Mn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移1mol电子解析:A项,该装置的错误有:没有用酒精灯加热,MnO2不与浓盐酸发生反应,从而得不到Cl2;装置中没有用分液漏斗而采用长颈漏斗导致气体外逸和HCl的挥发;没有进行尾气
2、处理;B项,Cl2的密度比空气大,该收集方法正确;C项,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l2,首先应将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D项,根据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盐酸浓度变稀后便不再反应,使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转移的电子小于1mol。答案:A7.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_。abcdⅠ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Ⅱ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Ⅲ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
4、、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解析:(1)漂粉精中Ca(ClO)2可与浓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2
5、)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Cl2中会含有少量HCl和H2O(g),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Cl;实验过程中若C发生堵塞,B中气体压强将会增大,将瓶中溶液压入长颈漏斗中,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因从B中导出的Cl2中会含有H2O(g),故Ⅰ应为湿润有色布条;Ⅱ为吸水剂且为固体,因Cl2可与碱石灰发生反应,故应加入硅胶或无水CaCl2,Ⅲ为干燥的有色布条。(4)向D中通入Cl2时,因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使D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或橙色)。(5)将D中少量溶
6、液加入E中时,Br2与KI反应置换出I2,I2易溶于苯而使有机层呈紫红色。(6)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HSO3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SO+H2O===SO+2Cl-+3H+,反应中生成的H+又会与HSO反应生成SO2气体,造成污染。答案:(1)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d (4)黄(5)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6)HSO+Cl2+H2O===SO+2Cl-+
7、3H+(或4HSO+Cl2===SO+2Cl-+3SO2+2H2O) 否8.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多余的Cl2可以贮存在b瓶中,其中各试剂瓶中所装试剂为B(氢硫酸)、C(淀粉KI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1)若A中烧瓶中的固体为MnO2,液体为浓盐酸,则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2)G中b瓶内宜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检验装置G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开始后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