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95603
大小:1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3
《学陶著,写心得(20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陶著,写心得(2017)以“做”为核心,引领课例模式推行——学《陶行知全集》心得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林慧珍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大家熟悉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贴近我国教育的现实与未来的走向。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教法、学法、做法是合一的。“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陶行知全集》中提出的这一教育理论与我校正在研究的语文乐学课堂
2、可谓是一脉相承。是的,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那么,如何以“做”为核心,达到教师真教,学生真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中巧设巧用预学单、乐学单、延学单的做法与想法,谈谈学《陶行知全集》后的几点心得,以飱读者。一、精心设计预学单,是落实以“做”为核心的关键一线教师都知道由“教学”到“学教”,让学于生,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认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教师为了教,如何教,又如何改进教,都把学生作为唯一的考虑因素。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做什么来自于
3、课堂的主体——学生。教师只有把学情了解于心,才能针对学情,实施做的有效对策。因此,精心设计预学单,是落实以“做”为核心的关键。(一)预学单设计着力于学生语文乐学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前置预学。要提高学生预学的质量,精心设计预学单很重要。首先得细读语文课标,了解课标要求;再则掌握各册要领,领会各段目标。在此基础上,吃透文本,了解学情。一次次的尝试与摸索,得出了预学单设计的几要素:一是通过预学单让教师了解生掌握了哪些基础知识?哪些学生的基础还比较欠缺?如第10册《杨氏之子》【自主学——基础为先】预学单:(1)我能试着用“/”标出
4、下列句子朗读时恰当的停顿。孔子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通过自读课文,我能解释下列词语。聪慧()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二是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借助预学单,了解、统计、分类、甄别,让教师教前就了解学情,不仅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还能使教师教学时做得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能实现教师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再如第10册《草船借箭》【自主学——整体感知】预学单: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第()至第()
5、自然段写的是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第()至第()自然段写的是诸葛亮借助鲁肃的帮助做借箭的准备工作;第()至第()自然段写的是诸葛亮雾中借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诸葛亮如期交箭,令周瑜自叹不如。三是摸清学生还存有哪些问题需要集体质疑?哪些内容需要展开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如第10册《晏子使楚》【自主学——我的疑惑】预学单:《晏子使楚》关于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文本,设置不同的前置预学;不同的前置预学,采用不同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预学信息,有效设计教学策
6、略。这样,教师的做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教学时才可以完全用“蹲下来”的心态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预设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相适合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达到教师真教,学生真学。(二)预学单反馈着眼于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生是人,学生是生命,有生命的人都有自我学习与生长的“本能”。新课标也提出语文教学由“教”向“学”转变,要把学生从施教的客体培养成学习的主体。我在研究乐学课堂时,常会念叨下面的顺口溜以此自戒:不学已会,勿用功;一学就会,少用功;学了”才会,要用功
7、;学了会学,多用功。乐学课堂的预学反馈就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首先要规范反馈语言,促进语言发展。为了引起师生对前置预学的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途径有效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刚开始时我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年级段的预学交流语言,以提高预学的质量。如字词方面预学反馈语:低段学生——通过预学,我认识了这些生字,请大家跟我读┅┅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读音难点强调)。再如品词赏句预学反馈交流: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几自然段的┅┅因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画出来的句子是┅┅读着这个句子,我放佛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感受到)了┅┅教师
8、真教,学生真学。于是乎学生的语言规范起来,课堂的教学环节简单起来,师生对前置预学重视起来了,预学的效果也明显起来。同时注意灵活反馈形式,提升互动效益。反馈是预学交流的必要途径,形式单一会产生疲劳高。为此,我规定新课第一课时,保证课前3-5分钟进行小组预学交流。这样做既实现了全员参与,又分享了集体的智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