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89847
大小:7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2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学习新的偏旁部首,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出示雷锋照片及毛泽东主席书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介绍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
2、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 2、交流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小组之间或同学之间交流。 3、谈谈你对雷锋叔叔有什么印象? 4、今天这堂课,咱们共同学习第5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播放音乐链接:学习雷锋好榜样) 5、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一下这篇课文和前面学到的课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不是自然段的结构,而是从中间空行断开。每断开一次就是一个小节。)认识小节。 2、学生尝试找出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并在每一个小节前面标出序号。 3、明确课文由五个小节组成。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
3、,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小节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7、我们读一读课文,思考:雷锋在哪里呢? 8、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啊、需、献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泞、瓣、献、荆、棘。 (1)比较认知“迈”和“踏”:两个字都是由
4、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2)“泞”字强调偏旁是“氵”,想一想还见过哪些“氵”的字呢?(预设:江、河、湖、海、洋……) (3)“啊”字强调读音为四声。 (4)“荆棘”:出示荆棘的图片,帮助理解生字。 5、猜谜语。 水泊宁静——泞 一个瓜分两辛——瓣 南边来了一只狗——献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图片上的这个人,你可知道是谁吗?说一说你对他的了解。一起来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认真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试着读出
5、来!) 2、小溪说: 昨天,他曾(cénɡ)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ménɡ)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nìnɡ)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着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来读这一小节。) 3、顺(shùn)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注意“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的朗读!) 4、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mài)的大娘, 踏(tà)着路上的荆(jīnɡ)棘(jí)。 瞧,那花瓣(bàn)上晶莹(yínɡ)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深情地来诵读这一小节,
6、雷锋叔叔的精神在这里体现。) 5、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mì)。 啊(à),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xū)要献(xiàn)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结合情景,读好课文。 五、课堂展示 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比赛读句子。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2)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六、交流分享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一起来说一说啊! 七、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锋、昨、冒、留、弯、背
7、、洒、温、暖。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锋、弯、洒、温”的注意要点。(预设:注意“钅”的书写。)(想一想其它“氵”的字。) 4、学生临习生字。 八、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行开火车。 5、
8、出示多音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