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科论文_论《水浒传》的招安_结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水浒传》的招安结局姓名:指导教师: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类别:学习中心:完成时间:4论《水浒传》的招安结局[摘要]梁山群雄在宋江的领导下,怀着“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的宏愿走上了招安的道路。但是他们的命运并没有因此得到逆转,朝廷的言而无信致使宋江成了断送大家性命的刽子手,《水浒传》到最后不过是一场让所有读者扼腕心堵的大悲剧。[关键词]招安结局悲剧施耐庵的水浒传《水浒传》在我国流传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一本家喻户晓的大众读物,它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事
2、迹。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在当时引起了极大了影响,甚至对当时的封建统治产生了巨大威胁,那么最终他们又是如何走上了一条招安的道路呢?等待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一、招安的必然性首先,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致使众好汉走上招安道路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农民起义从未间断,但失败者始终占据大半。正所谓官逼民反,多数的起义目的并不是指像至高无上的皇权,是他们最低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证才不得已走上起义的道路的。众所周知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中说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可见人们是在走投无路面临
3、死亡的情况下才起义的,因此在这种动机下引发的起义一般都会半途夭折,因为他们想得到的是能够生存下去,并不是打下江山自己做皇帝。梁山的起义军也是如此,他们无一不是被贪官污吏、土豪劣坤欺诈得走投无路,才逼上梁山聚义在一起的,所以《水浒传》注定要以悲剧结尾。书中后半部写众人在宋江的带领下走上了招安的道路,这并不是宋江个人的错误了,而是历史原因造就了这一结果。古语讲“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起义军首领的宋江始终怀着“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的宏愿,迫切希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之下,招安是摆在梁山前的必行之
4、路。书中第八十三回至百十九回他说:“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日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在宋江看来,忠于皇帝、忠于宋朝和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是一回事,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是他悲剧的根源所在。在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是封建统治者奴役广大劳苦大众,使其臣服于自己残暴统治的精神枷锁,是加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梁山好汉作为一支义军就必须做到忠孝两全,孝的对象自然是指父母、长辈,忠的对象无疑就是朝廷和高高在上得皇帝,稍有差池不免就是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其次,梁山内部关于
5、招安与反招安的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以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为代表是反对招安的,就连梁山的智囊吴用也多次劝解宋江招安之路行不通。宋江的一意孤行,致使军心涣散,组织内部出现裂痕。第八十二回写道,梁山全伙终于如宋江所愿,“顺成天意”正式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其标志是宋江将梁山寨前一直悬挂的杏黄旗帜“替天行道”撤换为两面红旗:一面是“顺天”;一面为“护国”,这一修改也就意味着大家正式成为了朝廷的命官,就这样固若金汤的梁山根据地不攻自破了。这时梁山好汉成了一支合法队伍,他们似乎可以受到平等待遇了,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所愿。二
6、、悲剧结局招安之日起,众英雄的悲惨结局也拉开了序幕,紧接着发生的三件大事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第一、征讨方腊。征讨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宋江领导群雄奋勇杀“敌”,结果在成为朝廷的忠臣同时也成了结束众兄弟生命的刽子手。在这之前,梁山兄弟已经参加了三场战争:即征讨北部的辽国、平定了河北田虎之乱、剿灭了淮西的王庆。这三次战争,梁山并无牺牲,可谓大获全胜。但起义军并未因作战有功而受朝廷重用,相反在奸臣谗言之后皇帝下旨“4凡一应出征官员将军头目,非奉上司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违者治罪”,打了胜
7、仗的队伍不能够入城,宋江不高兴,弟兄们更不高兴。吴用反映到宋江那里,宋江说:“虽然朝廷出榜禁治,理合如此。汝诸将士,无故不得入城。我等山间林下,卤莽军汉极多;倘或因而惹事,必然以法治罪,却又坏了声名。如今不许我等入城去,倒是幸事。你们众人,若嫌拘束,但有异心,先当斩我首级,然后你们自去行事;不然,吾亦无颜居世,必当自刎而死,一任你们自为!”此时的宋江已经走到了不能够回头的地步,他的说辞也已经没有了说服力,他只能够利用弟兄们对他的忠心让弟兄们接受这样的现实。果然,众人听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泪设誓,这就绝了梁山泊
8、好汉重新造反的路子,宋江以死相逼,这些重情义的兄弟岂敢再言。尽管大家如何不服如何不痛快,却都为了宋江的所谓忠义而牺牲了自己的主意。这些一方面说明了朝廷奸臣当道,不守信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江忠于皇帝效忠于朝廷的思想已到了顽固不化,无可救药的地步。梁山英雄在最后的征讨方腊战争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付出了无比沉重代价。最后梁山泊义军虽然是胜利了,但是可以说这是一个鱼死网破的结果,在这次战争中,阵亡头领竟达五十九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