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9397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1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另类“问题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另类“问题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为了进一步适应新的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另类“问题教学法”。这里的问题教学法是由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思考问题,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师生再提出问题┅┅从而构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探求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认为问题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一、问题教学法的意义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说法,这一说法准确地表达了“学、思、疑”三者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2、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明确提出问题教学法的是前苏联的大教育家马赫穆托夫。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教多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即使有很少问题,也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地给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假如,我们的教
3、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假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么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前景。而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再提出问题……从而构成学生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质疑问题的答案。从其心理机制上看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的。这样一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学生
4、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学生把学习建立在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学习的主人。在实施问题教学法过程中,学生由于从跨学科、多角度去质疑、怀疑,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为此,教师要解放思想,要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包括向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
5、了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二、在准备实施问题教学法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时事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常识等,面对千姿百态,变化幻多的社会生活,学生总会有疑问,因而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能否得以显现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
6、里自由”,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课堂上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现,各种奇思异想,独特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同时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留给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这种勇气和信心,恰恰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有了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的解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也实现了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第二,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
7、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努力去探求,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意义的建构。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组漫画,一段录象,一组材料,一个小品等等。但在问题情境创设中要注意:一是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二
8、是要充分考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三是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可联系时政、社会热点、或政治、经济、人口等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总之只要能很好为教学服务就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了归纳、总结。这时还需要师生再提出问题,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古语道:授之以渔,也就是使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