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文化读本

ID:35676901

大小:398.00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4-11

中国文化读本_第1页
中国文化读本_第2页
中国文化读本_第3页
中国文化读本_第4页
中国文化读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读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读本--智慧与信仰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天人关系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孔子是天人之学的开创者之一。《老子》、《周易》等经典的种种讨论也都是围绕天人问题展开的。孔子把天看成是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界,天带有某种神圣性,人对于天应该敬畏和感恩。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敬畏和感恩一直延续下来。天坛的建筑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实质是爱,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孔子的影响下,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而人应该从亲亲、爱人推广到

2、爱天地万物。孔子强调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独有的人生境界的学说。孔子、老子、《周易》等开创的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这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孔子的天人之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如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货再传弟子变成的《论语》一书中。孔子是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论语》一书四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孔子以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不受《论

3、语》这本书的影响。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内在的心境。在孔子关于“天、”“人”的学说中,有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诚如美国当代学者赫伯特·芬格莱所说,他在孔子《论语》中发现的是“人类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这就是在21世纪的今天,孔子的学说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整个国际社会重视的原因。天:生命创造之源在孔子之前,商代和周代,天命论是流行的观念,也就是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孔子也受到这种天命论的影响。但孔子在多数时候是将天看作是自然界。孔

4、子有一句有名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是不会说话的,天以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孔子以生命创造来解释天,这在他那个时代是一种新的思想。孔子认为,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这就是“天道”。所以后来的《易传》说:“生生之谓易。”《易传》是发挥孔子的思想。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

5、程,它是一起生命之源,因而也是一切价值之源。这就是“天德”。所以《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也是发挥孔子的思想。--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包含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就是万物生长,养育万物,保护生命,完善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天命”。从这里就产生了人生的意义,使人生具有一种使命感。孔子说的“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但是这种神圣性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他说君子应该“畏天命”,这种敬畏也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

6、一起的。君子应该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在孔子的影响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对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天使最高的存在,天具有神圣性。人不能穷尽天的奥秘。但是这个天并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样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也就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以生为“道”,生而又生,创造又创造,生生不息;天以生为“德”,以生命创造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天又以生为“命”,或者说以生为“心”,也就是把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作为神圣的目的。人事万物之中最有灵性的,应该体天之心以

7、为心,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如果相反,“不知天命而不畏”,虐杀生命,残害生命,那就会受到天的惩罚。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就是说,得罪了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信仰。这种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在21世纪,在整个人类社会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孔子“畏天命”的警告显示出新鲜的价值。人类应该倾听自然界的声音,人类应该以敬畏之心万分珍惜和爱护自然界这个大生命世界。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关于人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

8、,一个是“仁”,一个是“礼”。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所以孔子说“孝悌”是“仁之本”。《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里的“亲亲”,也就是指爱父母。孔子多次提到子女对父母应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