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3608
大小:123.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10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给学生一方翱翔的天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给学生一方翱翔的天空-------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尝试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然而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便是对学生的一般数学能力与特殊数学能力的综合培养,给学生一方思维翱翔的天空,将会有成功
2、之外的成功。一、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课堂学教活动的核心内容数学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的核心,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各种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如下:数学观察能力一般数学能力数学注意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特殊数学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性数学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所谓“问题解决”,包括三方面含义:(1)“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问题解决是中学数学的核心。(2)“问
3、题解决”是一个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的指导过程。它具有创造性,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3)“问题解决”是一个基本技能。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日常教学中的技能以及概念和问题解决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就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数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就是数学问题的不断发现、不断解决的结果。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组成的真实要素无不是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数学课堂学与教活动的核心应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二、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对中学生
4、而言,应具有的数学素养有:(1)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2)数学能力。(3)数学观念。(4)数学品质。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既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与思维习惯。重视“问题解决”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张奠宙教授曾说:“问题解决反对单纯模仿,更多地从问题情景出发,构造数学模型,提供数学想象,伴以实际操作,鼓励发散思想,诱发创造能力,把数学嵌入活的认知过程中去,……”要估价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察的,不在于其知识、课程、
5、作业、考试,而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是否是有智慧的教师通过有智慧的教育培养了有智慧之人,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三、课堂中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初步尝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开阔的头脑,好奇和探险的态度,探索、尝试、理智地猜测的意愿。教师应该创设问题解决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实验、探索和解释,努力提高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新的、不熟悉的问题的能力。1.利用知识引入,引导学生确立“问题解决”的观念观念是原动力。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数学,生活中许多时候需要数学地看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发展
6、就源于现实生活的不断发展。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个新知识的引出,无不源于生活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突出数学地问题解决的观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1:“数”的概念的不断扩展生活中物体的计数问题----→自然数平均分问题----→分数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问题----→负数直角三角形边长问题---→无理数例2: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确定问题(台风中心、地震中心、航船在海洋中的地点、剧院的座位等)的需要,从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最简单的,图1让学生确定长方形木板上的孔的位置。如图1例3:从生活中提练出数学原理。有一条n边形的道路,一辆汽车绕
7、此道路跑一圈,此时回到起始的位置,由于只转了一圈,因此它的方向改变总计360°。对三角形来说是360°,对任何多边形都是360°,从而有下列定理成立:“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2.借助学教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要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应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评价问题。课堂学与教的活动过程中,就应强化学生的操作、演练,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与解决方法。例1: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小木棒搭出三角形,其中
8、有长有短,使学生操作中去发现与体会,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有时能组成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原因何在?例2:“乘方”概念的建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