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赛珍珠与大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方意像赛珍珠与<<大地>>她把镇江称为自己的故乡,她把中文称为自己的第一语言。她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并以描写中国人生活的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尼克松总统说,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赛珍珠生平:1892年深秋的一天,中国长江边上的小城镇江的老街上,风尘仆仆地走来了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男的手里拎着行李,女的怀里抱着一个婴儿。他们给这个女儿取名叫珀尔·赛登斯特里。珀尔出生仅三个月就被带到了中国,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镇江度过的。和父亲一样,珀尔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好听的中文名字:赛珍
2、珠。赛珍珠的父亲赛兆祥不愿意在租界里与他的同族以及富人住在一起,他坚持要和穷人共同生活。赛兆祥是一个极其恪守神职并且格外热心的传教士,他对传教工作专注到了几乎置妻女于不顾的地步。赛珍珠是和一群镇江本地的孩子一起长大的。除了长相上有些不一样,她的言谈举止、装束、饮食起居都和镇江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赛珍珠从小就和中国孩子一样,接受中国传统的私塾式的教育,教书的是一位姓孔的先生,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和中国孩子一块儿玩耍。母亲则教授她英文、音乐、美术和宗教方面的知识。15岁那年,赛珍珠进了上海的一家寄宿学校,在这里,她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正规教育。在中国的
3、长期生活,使她在心灵深处把自己和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她觉得自己“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赛珍珠19岁时回到美国念大学,在梅康女子学院攻读心理学。说话做事、举手投足在同学中都是那么独特甚至有些怪异。美国同学们的好奇和惊讶常常令她反感,所以不久她就把自己打扮得“至少表面上仿佛跟她们一样了”。但赛珍珠的心里依然是难以割舍、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1925年,赛珍珠回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主修的是英文系,毕业论文却是《中国与西洋》。文学生涯:<<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个《水浒传》英译本。在南京工作的前5年,赛珍珠除了教学之外,就是埋头翻译《
4、水浒传》。完成后的英译本《水浒传》长达一千多页。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于是便把书名定为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由纽约庄台公司1933年分上、下两卷出版,旋即成为全美的畅销书,在美国权威的“每月图书俱乐部”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赛珍珠之所以选定《水浒传》来翻译,既有艺术上的考虑,也有“政治上”的因素。《水浒传》的口语化文字对中国小说史具有深远的影响,赛珍珠对这种文字风格非常赞赏。而小说的政治内容对她的吸引力则更大,“中国历史上的起义人士不管属于哪一种人,也不论他们持有什么信仰,无一不
5、喜欢《水浒传》,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大地》:中国土壤里生长出的诺贝尔文学奖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位美国女作家,获奖作品是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这位“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为中国题材小说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获奖者就是赛珍珠(PearlBuck)。她的所有获奖作品大都是她在中国的金陵大学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写成的。评论:她与中国人民一起饱经沧桑,经历了好年景和饥饿的年景,经历了血腥混乱的革命以及狂热且不切实际的改革。与她所交往的既有知识阶层,又有处在原始状态的农民,在见到她之前,他们几乎没
6、有见过西方人。她经常处在致命的危险中,她是异国人,可又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一个异国人。总的看来,她的见解保持着其深刻而温暖的人性。她完全客观地把生命注入于她的知识,并且给了我们这部使她举世闻名的农民史诗——《大地》(1931)。内容:她用一个男人作她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生活方式与他的先人在数不清的世纪里所过的生活并无二致,而且他有着同样素朴的灵魂。他的美德来自一个唯一的根源;与土地的密切关系,正是土地生产出庄稼来回报人的劳动。1932年《大地》获得普利策奖,1937年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并再次引起轰动。《大地》在美国影响力之大,以至于1943年有些
7、学者引用该书来支持废除“排华法案”,该法案实际上自1882年以来禁止所有中国人移民美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赛珍珠的著作改变了美国人在二战前对中国人的看法,因此美国人迫切希望支持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正如中国学者康廖1997年指出的那样,赛珍珠“通过文学作品单枪匹马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歪曲认识。大部分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第一次被看作诚实、善良、生活俭朴、工作勤奋、敬畏神灵的农民,和美国农民没有什么不同”。1992年,历史学家小詹姆·斯托马斯称赛珍珠为“自从13世纪马可·波罗(MarcoPolo)以来描写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作家”。<<大地>>是一部
8、比中国小说还“中国”的小说。这是一部家族小说。讲述的是中国农村一个名叫王龙的农民祖孙三代所经历的坎坷和兴衰。她说,“当我生活在中国人民当中的时候,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