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

ID:35644532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06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_第1页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_第2页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_第3页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_第4页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充满爱和真诚的家乡之书  在我的案头新添了新疆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家住新疆”个人著述丛书――赵钧海散文集《准噶尔之书》。该书刚一问世,我便把它搬上书案,一睹为快。  “知人论世”,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赵钧海出生在戍边新疆的一位老革命军人家庭。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在解放西北,保卫新疆的戍边生涯中流过血、立过功,后转业老家。母亲是部队眷属,是随军的先进模范人物。赵钧海有一颗军营里养育出来的晶莹心灵,对天山之阴、阿山之阳的准噶尔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山川大野,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充满了赤子之情。他是准噶

2、尔的儿子,是军人的儿子,是石油的儿子。所以,著名作家刘亮程在《序》中这样说:“生活在油城克拉玛依的赵钧海,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准噶尔人。《准噶尔之书》是一个‘准人’的苍茫心路。作者站在盆地中心追古怀今,从边野历史到心灵记忆,此时此刻的心灵连接着古往今来,曾经的游牧家园,现在是石油人的富裕城市。那些雕像般的老石油工人、农场职工、母亲,在延伸着另一段历史。与生存之地的历史和谐相处,大地上过往的先民皆是祖宗,不分民族人种。这不仅仅是作家的思考,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心态。”  在《准噶尔之书》中,赵钧海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实,或者说为了奠定真实的艺术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

3、。或古往的历史,或今来的现实,山川人物,事无巨细,无一不可入题。在《伊犁将军:惠远古城之累》一文中,在《古尔图,那个熄灭的驿站》中描写了戈壁大漠之上准噶尔文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逾数千年的历史进行了真实的还原。挖掘出无言的伊犁大地那屈辱而悲壮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准噶尔边野文化的那种“失宠的弃妇”般的凄美、冷峻和庄严,同时把世态人情演绎得形神兼备。文中,有对惠远古城、古尔图熄灭的驿站的生动描述,有对古丝绸之路,也就是今天的欧亚大陆桥的回望与观瞻。似乎时间在这里悄然消失,古今浑然一体,尽显众多民族在这里同演威武雄壮、慷慨悲歌、包容交融的历史正剧,共同吐纳准噶尔的沧桑

4、风云。《黑油山旧片》《回望木井架》《1959年的一些绚丽》《飞翔在白垩纪的翼龙》《永远的第一》《一个老石油的侧影》诸文,尽管纷纭丛生,但赵钧海都能出神入化,将万千物象信手拈来,栩栩如生地付诸笔端,展现其博深的文化涵养和点石成金的写作功力。  在“边野记忆”中,曾有两段关于准噶尔的文化史的文字――“惠远,注定在许多文人雅士的笔下,在许多流放者的口中,在许多大清官员的心中,有着十分显赫的位置,有着一片辉煌的天空,还有着一隅恍惚灰暗的记忆。惠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是一个令人回味的过程,也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往事。惠远的灰色黏土,永远散发着淡淡的忧郁和滴血的气息。”(《伊犁:惠

5、远古城之累》)“我岳父说:‘当年黑油山周围满是人,满是新来的转业军人啊。1955年来了一批57师石油师的;1956年是我们,我来时克拉玛依仅有400多人,有朝鲜战场下来的,也有其他部队的,我们一路风光来到这戈壁荒野开发大油田,好激动啊;1959年又来了一批。这三批转业军人为克拉玛依立过汗马功劳,不过我也不是小看学校毕业和支边建设的队伍,他们贡献也很大,他们也应该让人敬仰。’”(《一个老石油的侧影》)这些各色各等人事、文化和历史,三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作者的笔下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不是写文化史论的学者,而是写散文的作家。他用散文之笔,把准噶尔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拿捏”得如

6、此恰到好处,而不是用僵硬而严密的考据,将文学的灵性和潇洒埋没,真正做到这一点,实非易事。  《准噶尔之书》“心灵潜颂”部分,粗看只是描述与作为石油人的作者有关的各方面人物――父母、同学、朋友、爱人以及许多与他相识的人们。亲情、友情、爱情、石油情,情溢于海,情满于山。但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它是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尽为慷慨凛然,如何使人崇敬膜拜,但是都很真实,贴生活,接地气。如《我的恍惚的农场光阴》,是艰苦伴随着精彩,是作者人生一个重要里程碑。《走路,让嫣红的帽子闪光》,写一个妻子的“闺中好友”金梅,一个公私分明、兢兢业业、坚定硬朗的女职

7、工,是癌症催她早走了。她带着人生的遗憾,带着她的抗争,走了。“她一步一步地走着,嫣红的帽子在夜灯下反射着熠亮的光,如一盏嫣红的灯。”《敦煌》中那个叫“敦煌”的四川苗家人是一位身怀才艺的油田画家,为油田各种展览,殚精竭虑,做出贡献。他也走了,是肝病夺走了他42岁的生命。《刘白毛》写得相当出彩。他“是我初中时最好的同学”,“后来在油田当了运输工人”,又后来“当了食堂炊事员”,最后竟因“没结婚就发生关系”,“下放了,处分了,去遥远的沙漠输油泵站了”,“与泵站附近一个乡村姑娘结婚了”。刘白毛是作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