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

ID:35643238

大小:442.2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05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_第1页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_第2页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_第3页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_第4页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spss学习系列31. 因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因子分析一、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是用少数起根本作用、相互独立、易于解释通常又是不可观察的因子来概括和描述数据,表达一组相互关联的变量。通常情况下,这些相关因素并不能直观观测。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简言之,即用少数不可观测的隐变量来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协方差关系。因子分析的作用是减少变量个数,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组,能反映原有变量大部分的信息;原始部分变量之间多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重组变量(因子变量)之间相互独立;因子变量具有命

2、名解释性,即该变量是对某些原始变量信息的综合和反映。主成分分析是因子分析的特例。主成份分析的目标是降维,而因子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公共因素及特有因素,即公共因子与特殊因子。因子分析模型在形式上与线性回归模型相似,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是可观测到的,而因子模型中的各公因子是不可观测的隐变量,而且两个模型的参数意义也不相同。得到估计的因子模型后,还必须对得到的公因子进行解释。即对每个公共因子给出一种意义明确的名称,用来反映在预测每个可观察变量中这个公因子的重要性。该公因子的重要程度就是在因子模型矩阵中相应于这个因子的系数。由于因子载

3、荷阵不惟一,故可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目的是使因子载荷阵的结构简化,使载荷矩阵每列或行的元素平方值向0和1两极分化,这样的因子便于解释和命名。每个样本都可以计算其在各个公因子上的得分,利用因子得分以及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比例,又可以计算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二、因子分析实例例1(综合评价问题)对我国30个省市经济发展的8个指标进行分析和排序。数据文件如下:x1=GDP;x2=居民消费水平;x3=固定资产投资;x4=职工平均工资;x5=货物周转量;x6=居民消费价格;x7=商品价格指数;x8=工业总产值。1.【分析】——【降维】——【因子分析】,打

4、开“因子分析”窗口,将变量“x1-x8”选入【变量】框;2.点【描述】,打开“描述统计”子窗口,勾选【统计量】下的“单变量描述性”、“原始分析结果”,【相关矩阵】下的“系数”、“再生”、“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点【继续】;3.点【抽取】,打开“抽取”子窗口,【方法】选“主成份”,【分析】选“相关性矩阵”,【输出】勾选“未旋转因子解”、“碎石图”,【抽取】选“基于特征值:特征值大于‘1’”;点【继续】;注1:提取公因子方法有(1)主成份法(默认),假设变量是各因子的线性组合,从解释变量的变异除非,尽量是变量的方差能被主成分所解

5、释,适合大多数情况;(2)未加权的最小平方法:使相关矩阵和再生相关矩阵之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3)综合最小平方法:同(2),并用单值的倒数对相关系数加权;(4)最大似然法:要求数据服从多变量正态分布,此时生成的参数估计最接近观察到相关矩阵,适宜样本量较大情况;(5)主轴因子分解法: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出发,使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尽可能地被公因子解释,但对变量方差的解释不太重视;(6)α因子分解法:将变量看出从潜在的变量空间中抽取出的样本,计算时尽量使得变量的α信度达到最大,适合不好的数据;(7)映像因子分解法:把一个变量看作是其它变量的多元回归,提

6、取公因子。注2: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可选择相关矩阵(不受量纲影响)或协方差矩阵(受量纲影响较大,需先进行变量标准化)计算主成分。但SPSS做因子分析时,已经包含了变量标准化过程。二者结果有差异,但在对因子解释和方差贡献率的解释上是一致的。4.点【旋转】,打开“旋转”子窗口,【方法】选“最大方差法”,【输出】勾选“旋转解”、“载荷图”;点【继续】;注:(1)最大方差法:最常用,使各因子保持正交前提下的方差差异(相对载荷平方和)达到最大,方便对公因子解释;(2)最大四次方值法:各因子方差差异化更强,并减少和每个变量有关联的因子数,简化对原变量

7、的解释;(3)最大平衡值法:介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与4次方最大正交旋转之间;(4)直接Oblimin法:斜交旋转方法,需先指定一个因子映像的自相关范围;(5)Promax:最常用的斜交旋转法,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基础上再进行斜交旋转,旋转后允许因子间存在相关,适合有具体的结果倾向时选用。5.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用回归法对因子进行估计。点【得分】,打开“因子得分”子窗口,勾选“保存为变量”方法选“回归”、“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点【继续】;另外,若在【选项】子窗口,将【系数显示格式】勾选“按大小排序”,将按载荷从大到小排列变量。点【确定】得到

8、(部分与主成份分析结果相同,略)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620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