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化学学习的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化学学习的对比一、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差异性首先,初高中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教学目的是不同的。①初中教材以知识介绍为重、内容广泛,可读性较强,但对问题的阐述并不深入,而高中教材以系统阐述知识为主,对问题的剖析较具体而且深入。②从教学要求上说,初中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实验贯穿始终,趣味性较强;而高中教材除此之外,还需掌握知识网络和知识规律。③从教学目标来看,初中是义务教育,而高中教学要考虑各种层次的能力要求。其次,
2、能力与方法上是有很大差别的。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描述,只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现象或相应结论;而到高中除了记住“怎么样”、“是什么”之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既定性又定量,层次要求较高。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程度是不同的。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必须由逻辑思维通过抽象化、理想化的数理模型建立化学理论和原理。初、高中学生的化学思维层次是不同的。③初中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很多同学完全依赖老师,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缺乏独立思考;而高中阶
3、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并能将学过的知识归纳提升,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初、高中阶段的学情、学法是不同的。④初中教师对启蒙阶段的学生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为夯实基础,在教学上经常有意识地“多次重复”、“多角度设问”。而高中化学课堂的特点是教学容量大、进度快、综合性强。高中化学老师注重方法的点拔和能力的创新,很少反复品味某一知识点。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⑤初中化学教学受“应试”策略的影响,往往注重于某些“重点”和“考点”,而忽略许多常识性介绍和非“重点”、“考点”的东西。这些知识恰好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例如:电离的概
4、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溶解度;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和酸式盐、正盐的关系等。尤其是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中考考纲不作要求,很多学校根本没讲,而进入高一就要应用这个工具,学生会感觉化学难学而挫伤信心。如果高中化学教师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知识体系的缺漏和方法能力的脱节。因此,初、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不协调”,必须要由高中教师来做衔接工作。二、学生对初、高中两学段的化学学习的不适应性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5、--精品文档----------------------------------------------------------------------------------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1)学习内容的不适应 初中学段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对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学段虽仍为基础化学,但其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特别是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高中教师一旦在难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难心理。(2)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6、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不尽相同,高中教师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教学上把握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应。(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高中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教师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4)学习心理的不适应 启蒙性的初中化学学习相对简单轻松,学生心理压力小;高中生面临紧张的学习和竞争,若教师未进行积极的思想、情感疏导,极易造成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障碍。通过参与中考化学命题、评卷和对课改学生的高中教学,笔者感到:经过初中化学课改后的学生,兴趣
7、广泛,思维灵活,求知热情高,实践意识强,对化学知识的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远强于课改前的毕业生。但学生之间的差别较大,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缺乏严谨规范作风,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尽如人意。若不及时加以解决,随着化学学习的逐渐深入,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情况将更趋明显。三、课改理念下如何搞好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4个重大转变,即:教育目的由追求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教育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坚持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教育模式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8、,坚持以探究为动力的学习观;教育手段由传统教育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坚持以学具为重点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