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

ID:35628398

大小:34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03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计量经济学论文分析农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分地区研究作者简介:钟甫宁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美霞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文章来源:农业经济问题2010.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一般认为总体的经济增长对贫困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一般的经济增长可能大幅度降低贫困发生率,但也可能导致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更加恶化,而且这种可能的副作用会因地而异。本研究以1986至2004年的数据作为支撑,使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作为测度贫困的三个指标,以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农业资源禀赋和农

2、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特征选取两个样本,探索并验证农村地区人均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贫困的三个指标变化影响的内在机制和关系,并提出不同地区扶贫政策取向的建议。内容提要论文框架引言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贫困的作用机制样本地区的选取模型与变量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与政策建议引言我国幅员广大,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在人均农业资源不同和劳动力转移比例不同的地区,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增长对贫困的影响可能有所区别,因而对三个贫困指标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地区差异。本文研究目标是,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一般经济发展对减贫的作用,沿用了苗齐、钟甫宁等对贫

3、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定义方式,按照人均农业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特征分为两大样本探索并验证。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农村经济发展表现为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农业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当地非农收入的增加及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加。农民收入与农村贫困状况直接相关:只要贫困人口中有部分人口收入越过贫困线而非贫困人口中没有人收入落至贫困线下(至少前者人数超过后者),贫困发生率就会下降;而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还取决于贫困人口的内部收入分布情况。本文研究除了验证两个样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对贫困状态的影响,还将探索这种影

4、响在两个样本中的地区差异,故应当选取两组差异比较大的样本。两个样本选取省份的方法均是按相应指标排序,然后选取序列中处于两端的省份加以研究,处于两端省份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特征鲜明,容易测定其影响是否显著。样本地区的选取本文使用的收入数据来源于1986—2004年《中国农业年鉴》中1985—2003年相关省份的农村经济收益和相应省份的乡村总人数:人均农业收入用农业收入除以相应地区的乡村总人数;人均非农收入用非农业收入除以相应地区的乡村总人数。根据《中国农业年鉴》中的“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得到相应省份以1985年为不变价计算的贫困发生率、贫困

5、强度和贫困深度。由于本文以1985年的贫困线为标准,因此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均使用相应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以校正。样本数据的选取模型分析套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了了解两个样本地区间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对贫困变化的影响,本文分别增设了地区虚拟变量与农业收入和地区虚拟变量与非农收入的交互项(如表1所示)。由此生成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扩展式,模型如下:模型与变量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分别将前两个方程对数化处理,得计量方程如下:模型与变量按以上计量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DW值均小于1,存在正的序列相关,因此通过Cochrane-Orcut

6、t迭代法,去掉序列自相关。具体是在回归模型中加一阶自回归项AR(1),如下述两个方程所示。回归方程直接通过Eviews软件运行。Cochrane-Orcutt迭代法通过对残差项的反复回归得到序列相关系数p,以p为系数的广义差分,再对差分结果进行回归;经过Cochrane-Orcutt迭代法处理后,大部分模型都以去除序列相关现象。方程中所用变量名称及其描述如表1所示。模型与变量人均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实证研究结果(一)农业收入对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人均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收入对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弹性分别为-0.99%、-0.13%和-0.36%,

7、作用方向均为负;人均农业收入对贫困发生率和贫困强度影响显著,而对贫困深度的影响不显著。观察地区虚拟变量与收入的交互项,发现农业资源匮乏的地区人均农业收入对测度贫困的三个指标的弹性分别是1.44%、-0.63%和-1.08%,且呈现地区差异。实证研究结果(二)人均非农收入对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影响从回归结果看到,非农收入对降低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的弹性为-0.42%和-0.20%,且显著;这说明人均非农收入的增加会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下降;人均非农收入对贫困强度的弹性为-0.20%,但不显著,也就是说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