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

ID:35628152

大小:7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03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珠玑婉约烟柳画桥良霄晓风残月B.骤雨羌管繁花似锦樯橹金戈铁马C.苍陌吴钩千里清秋嬴取斜阳草树D.梧桐憔悴暗香盈袖消魂凄凄惨惨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无绪:没有头绪。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有才学而不拘于礼法。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永昼:永远白天。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柳永,字首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

2、人的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本单元学习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苦闷,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5.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云树绕堤沙,,。(2),,十里荷花。(3)今宵酒醒何处?,。(4)乱石穿空,,。(5)回首向来萧瑟处,,。(6)遥岑远目,,。(7)想当年,,

3、。(8)莫道不销魂,,。(9)梧桐更兼细雨,、。,!6.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望海潮》是一首投赠之作,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B.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C.词的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一派祥和欢乐。D.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太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

4、的社会现实。7.对《雨霖铃》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写作者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暮春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B.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幽清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幽清的词境。C.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这首词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幽咽,充分表现了慢词的优点和柳词的艺术特色。D.这首词的上下片过渡巧妙。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5、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下片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也承接得巧妙,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8.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怀古词,写于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时期。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B.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C.词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D.词中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然而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词的结尾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充满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不能全面体现其豪放旷达的精神。9.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愤懑至极,无法解脱之情。B.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7、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C.“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D.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