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ID:35605596

大小:137.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31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_第1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_第2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_第3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_第4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高汝熹教授2003年秋高汝熹教授简介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历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校科技处处长,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数量经济与运筹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教授,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高汝熹教授还担任了众多社会职务,被聘为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上海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数理经济学会理

2、事、上海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系统工程学会理事等。2高汝熹教授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及管理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数理经济学》、《城市圈域经济论》、《管理经济学》、《上海发展报告》、《高等数学》等二十余册,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参加省部级重大决策课题研究七十余项。高汝熹教授还受聘为:美国传记研究所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传记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德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以及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科技专家团副团长、杭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嘉兴市政府经济建设委员会特邀委员

3、、柳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上海开开集团专家智囊团成员等。3中国经济是否过热通缩还是通胀关于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人民币汇率对今明宏观经济的若干判断4一、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国内各派说法极端的通货膨胀派通货紧缩派通缩中的通胀无通胀的经济过热非消费因素的投资推动型通胀5正常论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经过五年来的经济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景气时期,国民经济全面上升;今年的经济增长有需求和市场的支撑,尤其是住房、汽车等最终需求的支撑;今年民营企业投资有所回升,外贸外资继续上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体现。6过热论前三季度,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万亿

4、元,同比增长30.5%,投资率达42%。成为我国历史上投资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贷款增长过快。前三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万亿元。9月末贷款余额增长23.7%。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2003年9月末,M1和M2同比增加18.5%和20.7%,由于M2的增加超过GDP的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和11.5个百分点,意味着有一部分没有实现的货币在市场。7个人观点经济增长的基础不稳;增长的代价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季度)GDP7.3%8%8.5%进出口7.5%21.8%36.2%外商直接投资15.

5、2%12.5%11.85%国资投资13%16.1%30.5%消费品零售总额12.1%8.8%新增贷款12913亿元18475亿元24715亿元M214.4%16.8%20.7%M112.7%16.8%18.5%8在房地产、钢铁等产业确实存在过热和泡沫现象。1998年-2002年,个人住房贷款年均增长率112.8%,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贷款年增25.3%。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上升到2003年9月末的21327亿元。1-9月份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冶金218.6、机械75.5、有色13

6、0.2、纺织115.5、化工133.49二、通缩还是通胀自1997年10月,1998年3月,商品零售物价,消费品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直至2000年底,消费者物价指数出现正的上升趋势,但2001年12月底,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又为-0.3%,2002年全年下降0.8%,其中2002年4月份下降为1.3%,商品零售价格下降达2.1%,2002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7%。中国出现了较为长期的通货紧缩,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克服通缩。102003年,中国物价水平持续回升,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7、上升0.7%;企业商品价格上升1.4%,投资品上升2.1%,消费品上升0.6%。不少人指出,我国通缩现象基本结束,当前主要防止通胀。预计经过一段时滞之后,货币超发很快就会表现为物价上涨,随后出现通货膨胀。一些人计算今年的通胀大约为2%到3%,明年就会增长到5%到6%。格林斯潘:“这个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华尔街日报:“通货膨胀降临中国。”11刘国光:“目前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但经济增长趋强的动力尚未稳定。在投资、出口、工业生产告诉增长的同时,消费和就业却比较疲弱,内需尚未全面启动。”“经济

8、生活中虽然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但离真正全面过热还有相当距离。”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为未过热,没有通货膨胀危险,原因是占GDP60%的消费增幅平缓。”国际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我们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国发中心宏观部王召博士:“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