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53964
大小:527.14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3-28
《中级实务考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 关键知识点解析 专题一 关键知识点解析 (一)《总论》关键考点 1.可比性、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实务应用。原则实务应用可比性①会计政策一旦采用不得随意变更,以达到资料口径的纵向一致;【注】会计政策变更如符合规定条件且按准则要求进行衔接,并不违反可比性,而恰恰是遵循了可比性原则。②所有企业采用一本准则,以达到资料口径的横向一致。谨慎性①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②加速折旧法的应用;③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实质重于形式①合并报表的编制;②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③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
2、计处理;④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重要性①成本法、权益法的选用原则;②合并报表抵销内容的选择;③年度报告比中期报告内容详细、全面; 2.收入与利得的区分 界定举例 利得影响损益的利得,即“营业外收入”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收益;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收益;③罚款收入;④债务重组利得;⑤现金盘盈。 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即“其他综合收益”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造成的投资价值增值;③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增值;处置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 ④自用房产、存货转
3、为公允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增值;房产处置时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⑤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将来不转损益 收入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经济利润流入①主营业务收入;②其他业务收入;③投资收益;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⑤财务收益 3.损失与费用的区分 第35页 界定举例损失影响损益的损失,即“营业外支出”①处置固定资产形成损失;②处置无形资产所有权形成的损失;③罚没支出;④盘亏固定资产的净损失;⑤盘亏存货时的非常损失;⑥债务重组损失;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即“其他综合收益”①可供出售金
4、融资产暂时减值;②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造成的投资价值减值;③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减值资产处置时转入“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式减值时转入“资产减值损失”。④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将来不转损益费用纳入营业利润范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①主营业务成本;②其他业务成本;③税金及附加;④管理费用;⑤财务费用;⑥销售费用;⑦资产减值损失;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⑨投资损失 4.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确认计量属性适用范围历史成本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盘
5、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①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②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第35页现值①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②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③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④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⑤资产减值准
6、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一;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公允价值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②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⑤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二)《存货》关键考点 1.存货入账成本的推算,主要测试购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和委托加工方式。方式成本构成因素购入方式买价+进口关税+运费+装卸费+保险费【注】①仓储费(存货转运环节的仓储费应计入
7、存货成本,另外,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列入“制造费用”)通常计入当期损益;②运费税率为11%; ③关税=买价×关税率;④商品买价匹配的进项税=(买价+关税)×17%。委托加工方式委托加工的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收回后用于非应税消费品的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收回后用于应税消费品的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列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委托加工方式组成计税价格= 第35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换出资
8、产的公允价值+销项税+支付的含税补价(或-收到的含税补价)-换入存货的进项税额账面价值计量模式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销项税+消费税+支付的含税补价(或-收到的含税补价)-换入存货的进项税额债务重组方式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盘盈重置成本自行生产方式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自然灾害类损失列支于“营业外支出”,管理不善所致的损失列支于“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