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

ID:35550776

大小:288.6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27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_第1页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_第2页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_第3页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_第4页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虹桥河滨公园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虹桥河滨公园整体改造项目设计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2011修订)2、《上海市城市技术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及其补充文件)3、《上海市绿化条例》(2015年修改版)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5、《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6、《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2003修订)7、《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8、《上海市公园改造规划与设计指导意见》9、国家相关规范及规划等部门其他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10、总体设计批复:上海市绿化市容管

2、理局审查意见11、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提供相关部门审批意见及其他有关资料二、方案总体构思说明: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苏州河一侧的长宁区长宁路2080号以西地块,基地北面与西面均紧贴着苏州河,东靠居住区(上海花城三期),南临排污泵站与城市主干道长宁路。面积约24580平方米。2.区位分析位于上海长宁区,公园西面与北面临苏州河,只有南面靠长宁路一条东西走向的交通干道出入;公园入口大门有三处:长宁路上2处,东侧1处主要是绿道网络的入口。3.周边环境分析虹桥河滨公园北面临苏州河与居住区,西面临苏州河与长风壹号绿地,东面

3、临居住区,南面临排污泵站与居住区。4.改造范围公园区域和主要内容有:主入口区域的入口广场铺装、大门景墙的整体改造;假山区域的积水和铺装改造;廊架树阵区域的主园路铺装、景墙、廊架、扩建监控室等进行综合改造;以及对全园的照明灯光系统、技防监控系统进行整体更新和植物进行梳理、补种、更替,全面提升景观绿化效果。5.现状分析公园基础设施分析a.新建健身步道,整体较新;b.篮球场属第三方管理,使用情况良好,深受青少年喜欢;c.公共卫生间干净整洁;d.健身器材维护较好,使用情况良好;e.儿童乐园设施使用率高,使用情况良好;

4、f.汉白玉景墙宣传历史人文;g.沿路侧石破损,影响景观效果;h.西次入口门柱位置竖立在绿道上,影响景观效果;i.南主入口样式陈旧、主入口特征不突出;j.东次入口缺少管理人员,可临时设置移动式岗亭;k.公园内无明确的指路牌;l.门卫亭面积小,缺少放置技防设施空间;m.假山区域整体沉降,造成铺装断裂、严重积水廊架腐朽破损严重,有安全隐患;n.入口处铺装有断裂,积水现象;o.健身器材周边铺装无细部收边处理;p.局部铺装有受损次园路线型不流畅,铺装有受损;q.景墙有绣渍,局部挂板脱落。公园绿化植物分析a.假山植物茂盛

5、,景观效果好;b.南入口小道绿化长势良好;c.南主入口林荫道植物长势良好;18虹桥河滨公园整体改造项目设计d.小区边绿化层次感强,长势良好;e.草坪维护好,使用率高,深受儿童喜爱;f.无患子树阵挺拔,无病害,长势良好;g.假山部分植物缺失;h.南入口林荫道旁部分灌木及地被有缺失;i.南主入口绿化茂密,遮挡公园入口;j.绿道边植物单一,缺少色叶植物;k.有断头雪松,需更换;l.绿地缺少色叶植物。公园照明设施分析a.园路照明灯具陈旧、照度不够,景观灯光设施破损严重。6.改造思路1、保护虹桥河滨园现有的风格特征,实

6、现公共绿地空间与城市环境品质的融合。2、遵循简洁、适当的原则,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减少不必要的开挖、建设对公园绿地的侵占、破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基础,集中力量对不合理的部分作重点改造,提升与完善其开放式公园的使用功能,满足不同层次市民游客的各类需求。3、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严格控制公园内部的建筑总量。拆除一号门外的经营性建筑与二号门附近的物业租赁用房,从而增加城市绿化空间、还绿于民,使更多的市民都能享受优美的公园环境。4、尊重公园的历史现状,明确各区域的用地范围与使用功能。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风貌与布

7、局,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衔接。7.设计理念营造一座滨水、绿植、人文特色的公园景观形成一个舒适的、芬芳四溢和安全的开放空间。8.改造策略1、改造注重优化公园的总体布局,传承风貌、保护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重点改造与市民游客需求不相适应的区域,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绿化景观,强化公园与城市环境之间的融合。2、进行公园实地的观察和调查分析,从延续历史风貌、体现公园功能定位。3、恢复公园原有景观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园风貌文,但恢复方案应在充分做好征询多方意见的基础上谨慎设计。4、加强雨水收集利用、喷灌、太阳能照明、枯枝

8、落叶循环利用等环保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5、增设公园应急避难系统:应急给水系统、厕所、电气等必要的设施设备,调整公园空间场地的布置等。三、绿化植物配置意向及设计说明:1.设计原则a.延续公园原有绿化景观风格,增加部分特色植物b.保持“天人合一”,追求生态环境平衡的设计理念c.打造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