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

ID:12433549

大小:159.50 K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07-17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_第1页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_第2页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_第3页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_第4页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顶山河滨公园景观设计改造——以河滨公园为例1、相关定义1.1、景观都市主义的定义及主要观点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在《景观都市主义》上写道:”景观都市主义阐述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一种对现有混乱秩序进行重组的途径”。[3]在此过程中,景观逐渐取代了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媒介。《景观都市主义-景观实用手册》中也写道:”景观都市主义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通过景观设计的形式,使城市看起来风景如画,而是需要将现有的由图形、背景的城市肌理组成论,转化为城市肌理看做是一种组织、协调以及促进各个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富有动态感的、生命力的城市网络构架”。[4]“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是主张将景观视为一种代替城市建筑的媒

2、介,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5]通过相应的生态设计手法和新陈代谢理论,来改造更新城市,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处于一种积极和谐的状态发展。主要途径是先利用景观勾勒出城市未来发展脉络,使城市像生态系统一样能够运动的、持续的发展。3正如科纳所说:”城市及其基础设施应该具有与森林、河流一样的生态性”。[6]景观都市主义涉及到的观点很多,以不同学科的融合为基础,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实践于以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废弃的景观改造成公共空间;将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引入到实践方面,描述随时间变化的景观;景观取代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协作,使景观成为当代城市更新发展的媒介;借助

3、三维立体手段进行视觉化的场地分析;将景观设计与自然过程结合,创造宜居的生态体系;对场地的思索即使对景观探索的一种方式,从场地特有的组织方式、表现形式、语言表达、材料用途等方面来思考探索城市设计。通过综合分析,景观都市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设计理论,更是一种设计理念、全新的设计态度、创新的设计策略。在当代中国,景观都市主义被广泛的运用到城市设计的研究中,影响领域逐渐扩大。虽然一些实践项目受到局限性,但是在城市废弃地复兴,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营造,以及城市边缘区域的开发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景观都市主义的意义,也促进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等深层次、多学科地交叉融合。多种学科

4、的融合在城市公共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景观都市主义成为重构当代城市空间格局的科学框架。1.2、研究范围的确定和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概念贺旺在《后工业景观浅析》学位论文中认为后工业景观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后工业景观的包括:城市后工业再生景观、工业历史遗产保护、后工业建筑改造、后工业园林景观等等9。涉及到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狭义后工业景观则指城市工业开放空间和郊野后工业景观,主要包括城市后工业公园、城市后工业广场、郊野废弃地公园和矿区后工业公园。本论文将研究范围限定为狭义后工业景观中的城市后工业公园,即城市工业遗产地公

5、园,针对的是上位规划中已经确定为城市公园的工业遗产地,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对于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概念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界定:(1)”城市的”城市不仅指地理空间的界定,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生产活动集中,深刻影响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城市也是社会属性的界定。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首先是城市公园,具有城市的属性。从地域上划分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包括城区工业遗产地公园和近郊工业遗产地公园两种。(2)”工业遗产地的”此类公园的场地为”工业遗产地”,工业遗产地伴随后工业时代出现,具有后工业景观的特殊性,以生态恢复为主要目标,保留场地的时代特征,对场地内工业元素的改造和利用,延续场地的历史和文脉,

6、赋予场地景观的功能,在充分尊重工业遗迹的基础上对场地进行更新改造,唤起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记忆,是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设计的重要原则。5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公园的”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它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因此,满足人的游憩需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土地价值也是城市工业遗产地的一个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可以明确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的概念,城市工业遗产地公园是位于城市范围内,在尊重场地历史的前提下,对工业遗产地内的自然要素、场地建(构)筑物、工业设施等要素通过景观设计的途径进行改造再利用,结合生态的设计手法

7、,改善场地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游憩体验,具有鲜明工业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1.3、改造的定义改造是以拓展空间、提升环境品质为目的,对现有环境中不能利用的元素完全删掉,能利用的进行修补更新。城市人们生活的环境,发展的历程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繁荣与衰落,遵循一定的历史规律。城市的改造不断提高城市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解放后的综合性公园。对综合公园的改造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原有历史遗存的保护,对公园内湖泊河流的整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