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45936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6
《心灵的管理与自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届心理学家大会(现场文字整理)—心灵的管理与自由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本场主持人肖然。今天的讲师是中国著名佛教大师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任教闽南佛学院。这么多年来,济群法师致力于教育和研修,他把中国的佛教以一种朴素的语言、佛教的智慧融入到生活当中,让我们对佛教有一个新的认识。佛教不但是一种文化、哲学,还是一种科学、是一种智慧。用新的理念体会到佛教的智慧,用佛教的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佛教理念的指导下,让我们看到人生的本原。济群法师多年来走遍大江南北,他有一句话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深似孤云闲、悠悠任老
2、来”,体现出济群大师的品质。现在有请济群大师给我们讲课。济群大师: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心灵的管理与自由。我们今天探讨的角度主要是从佛教的角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们都觉得佛教是烧烧香、磕磕头,把佛教当成纯粹外在的信仰。我们很少去考虑佛教究竟跟我们的人生、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我想,只要稍微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人,多半都会知道佛教是博大精深,有着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有着深奥的哲理。佛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差不多有一万多卷,佛法跟其他的宗教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因为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一个外在的主宰的神,就像是上帝
3、。人生问题的解决,比如说一个人需要获得拯救,主要是靠一种外在力量。所以一般的信仰多半都是他力的,但佛教不认为有一个主宰的神,不承认世界有一个主宰的神。佛教认为,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决定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吉凶破腹都是自己造成的。同样要解决我们人生的问题,事实上每个人也要靠自己。所以佛教对生命自身就会有着特别深刻的研究,当然对于我们的生命来说,只要是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一个是心灵。相对来说物质是被动的存在,人的心灵是一种能动。所以佛教认为如果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改变自己的生命,那就势必要了解你的心灵。其实每一个人的心就
4、是每一个人自己生命的导演,是自己人生的导演。佛教是心性之学,对人的心性有着非常深奥的研究。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牵扯到儒家的修养、心灵的修养,他们基本上也会从佛教中广泛的吸收内容。比如我们知道宋朝的(宋明礼贤)对于心灵修养主要的部分就是来自于佛教。所以说,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我们现在所用的是西方的心理学,而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我想这几年随着国内心理学渐渐的兴起,大家也能够接触到很多西方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著作。在这著作中,有很多著作是西方心理学家们到东方来学习佛教,有的学习中国的禅宗,有的学习藏传佛教,学习之后他们撰写了大量的
5、心理学著作,如何应用佛教的思想,作为心理学家以及心理咨询师心灵的建设以及心理学科的建设以及心理治疗。这几年这方面的著作很多,我们从去年以来,我们在上海与从事心理学的朋友们,请他们帮忙翻译心理学的书有500多本,是西方心理学家如何把应用在心理学方面的佛家著作。这反映了什么道理?西方的心理学对人们心灵问题的解决,他有很多的手段方法,但事实上人类心灵问题的解决他是离不开我们对人心性透彻的了解。相对而言,西方的心理学,他们对人类心性的了解比起佛教来说他们还是比较肤浅。佛法通过禅修,直接了如心的本能,所以对于人类心里的问题有着更为
6、透彻的解决方法。所以西方心理学也正在广泛的吸收佛教的思想。佛教讲究的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要看到我们的心,了解自己的心;见性就是心的本质,见到心的本质。通过明心见性的修行,完成生命的改变。今天的世界是偏向于物质的世界,我们今天的科学基本上是偏向于物质的科学。人类对于物质科学的研究,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改善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高明的程度。但人类对于心的了解,相比之下还是比较不行。如今普遍的问题是心态不好,人们的心理健康有问题,所以大家学习心理学,这不管是对于每一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作为心理学的从业者,以
7、及作为心理学的咨询师,我们需要具备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健康心灵。因为我们只有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健康心理,我们一方面在给别人治疗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被感染。另一方面我们才有力量去给别人。因为心理力量其实是蛮重要的,有一种正面的强大的治疗心理,我们在治理别人心灵的时候就会是一个强大的办法。过去心理学问题的主导、治疗其实是出家人在做,在西方是牧师们在做,我们每天接触到很多的信徒,来找我们问到很多心灵的问题、生活的问题,我们给他们一些佛法的开导,他们觉没事,放下心了。我们的角色跟你们从事的工作蛮像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同行。接下
8、来从几个方面来讲一讲佛教怎么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心、管理自己的心,帮助我们的心灵能够获得自由。第一,佛教把心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属于望心,一个属于真心。望心属于希望的心,希望的心是由我们生活的经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我们能够感觉到的种种心灵以及除了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心理之外,其实佛教总是讲到潜意识的,潜意识相当一部分都属于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