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6719
大小:8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5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开发与推广课程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养分平衡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介绍了不同的操作技术。总结了秸秆还田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指导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肥力应用技术1前言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农业生产副产品。由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安全以及农村能源的有效利用等问题,也涉及到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据报道,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秸秆还田的数量很大。我国是农业大国,也
2、是秸秆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的秸秆有近20种,而且数量巨大(每年都有6~7亿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秸秆出现大量剩余。尤其是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无组织地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为150g/kg,氮、磷、钾、钙、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含量也相当丰富。秸秆还田可以以草养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秸秆还田,在现代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及有机农业的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1秸秆的概念界定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棉花
3、等其他农作物在收获后剩余的部分,农作物秸秆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秸秆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粗蛋白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在生生物资源。1.2秸秆还田技术的概念界定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是目前主要利用方法之一,主要还田方式有: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整株还田、根茬粉碎还田、和快速腐熟还田等。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留在地里的作物茎秆和叶子进行就地粉碎并抛撒在地表,或人工喂入,铡切后抛撒地表,补氮后翻耕入土。例如,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区,麦秸粉碎抛撒后可不耕翻,直接进行下茬作物免耕机播,同时
4、覆盖地表的麦秸对玉米生长起调温保墒作用。2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1改善土壤性状,增强土壤通透性秸秆还田后经腐烂分解形成的腐殖质,是土壤结构的胶结剂,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含量,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施用作物秸秆能够提高耕层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降低土壤容重。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使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分解利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了根系的吸收活动。2.2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改善热量状况土壤含水率
5、提高,有利于作物抗旱。土壤矿物颗粒的吸水量最高为50%~60%,腐殖质的吸水量为400%~600%。因此.施用作物秸秆可使土壤持水量提高,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保水性增强。使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比热较大,导热性好,颜色加深较易吸热,调温性好,改善土壤热量状况。秸秆还田有优化农田生态环境的效果.其中以覆盖还田效果最为显著。覆盖秸秆。冬天5厘米地温提高0.5~0.2℃。夏天高温季节降低25~35℃,土壤水分提高32%~45%,杂草减少40.6%一24.9%。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
6、足,地力亦可提高0.5~1个等级。秸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2.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秸秆还田可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各种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显著增加。一方面秸秆本身含有的元素必然增加土壤养分。另一方面,作物秸秆在转化中可释放一些小分子有机酸,可深解土壤中的矿物质,使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增加。对于耕种土壤来说,培肥的中心环节就是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实践证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最有效的措施是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单使有机肥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秸秆还田更有助于土壤
7、有机质的增加,且实验表明长期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效果都优于单施化肥。2.4对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影响长期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但施入的无机肥很少能在土壤有机质中积累,只有同时增加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等时,才能提高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并提高其矿化作用,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等的吸收利。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作物秸秆在分解过种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别是在渍水条件下产生的有机酸,可提高土壤素的有效性。据试验,每1/15公顷增施100千克小麦秸秆,可使土壤全氮每年增加0.002%~0.0096%,碱解
8、氮每年增加0.8~4.08毫克/千克,速效磷每年增加0.58—1.02毫克/千克,速效钾每年增加2.04~6.1毫克/千克。作物秸秆的施用可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使营养阳离子吸附在腐殖质和土壤胶体表面。防止营养成分随水淋失或与土壤中的一些阴离子生成难溶性盐。而使作物难以吸收利用。3不同秸秆还田的操作技术3.1水稻高留茬还田水稻割茬高度最好不超过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