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0151
大小:71.1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25
《[教学设计]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期末复习(由于时间关系,作业错误很多,不能再讲评,请大家自行打印以下文稿,好好复习,考试时别忘带来,双证别忘记)一、本课程的性质:选修课,宁波电大命题二、本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考试所带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钱理群)及自学指导《屮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自学指导及作品选评及具它评论文章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题型与比分:分为作品阅读题、论述题两种。卷ifii为loo分。作品阅读题(60分,每题20分):冋答时应注意内容的切题和表达的流畅。
2、文面尽可能整洁美观。每题答案不少于600字。论述题(40分):论述有自己的见解,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文面整洁,字数不少于1000字。注意:两种题型均要求密切结合作品。三、本课程的复习思考题(一)、鲁迅小说《在酒楼上》、《铸剑》:1、鲁迅作品中的回乡主题;2、鲁迅小说主人公的孤独情结;3、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4、何谓复调?举例说明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5、《在酒楼上》废园老梅的描写在作站中的作用;6、《在酒楼上》上开头部分(主人公“我”与吕纬甫碰面之前)有两种对比明显的色调,请问是哪两
3、种?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7、从《铸剑》看鲁迅的复仇意识;8、从《铸剑》看鲁迅小说的反讽艺术。9、眉间尺刚出现在文木上时,冇一段他跟老鼠Z间的文字。请你说出眉间尺心情的反复变化并说明鲁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地写这段文字。(二)禅趣诗情画境——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1、废名小说的美学特征;2、废名小说的禅趣;3、废名小说的意象美;4、废名小说的语言特色;5、沈从文小说屮的人性美展台;6、《边城》中冇车路与马路的描写。什么是车路和马路?你认为沈从文笔下理想的爱情图景是怎样的?7、汪曾祺小说的市美特征;8、汪曾
4、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9、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对乡土文明描写的界同。10、以《故里三陈》中的“陈四”为例,说明汪曾祺的故乡风俗描写的特征。(三)萧红、张爱玲小说——《呼兰河传》、《倾城Z恋》:1、从《呼兰河传》看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2、举例说明萧红体小说的诗意美质;3、从《呼兰河传》看主体精神对作品的投射;4、试分析《倾城Z恋》中“城”与“墙”意象的象征意义;5、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小说的苍凉风格;6、以《倾城Z恋》为例说明张爱玲小说屮新I口元素的结合;7、试比较萧红与张爱玲创作风格的界同。(四)现代诗
5、歌1、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诗歌:2、以《发现》为例谈闻一多诗歌的诗艺特征;3、以《寻梦者》为例看戴望舒诗歌的诗艺美;4、举例说明闻一多、徐志摩对“三美”诗歌理论的实践。(五)现代话剧——曹禺的《口出》、《北京人》:1、曹禺作站的死亡情结;2、从曹禺笔卜•的女性形象看曹禺的原罪意识;3、陈口露形象分析。(以下问题多从责任教师教案中复制而得,仅作复习参考,请大家在考试时认真审题,并结合导读教材及指导中的评论进行分析梳理解答,切忌生搬硬套,机械抄袭低分)五、重点问题提示(一)鲁迅1、鲁迅作品中的回乡主题:(
6、在而不是属于)对故乡的怀恋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彖,这条感悄的溪流可溯源于无限遥远的年代。《呐喊》、《彷徨》屮的回乡小说有《故乡》、《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在鲁迅小说回乡主题的底层,我们能分明感受到一种由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惜绪的潜流。第一人称叙述者在价值上早已告别了“故乡”以及与之相联的一整套童年生活经验;然而令人绝望的现实人生却又激动起“我”对童年故乡的追忆,这追忆从一开始便织进了“我”最神奇的梦幻Z境,成为对抗“绝望”的“希望”Z源泉。很显然,曾经被他摒弃的故乡的现实绝不会是梦幻Z境,文本中也
7、不吋出现身在故乡的界质感。因此,回乡主题自始至终便是在心理上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其中奔流著两股对待故乡的逆向的情感态度。(身在故乡的客子之感,如〈野草〉中的影子)《在酒楼上》包含了两个第一人称叔述者即“我”与吕纬甫。吕纬甫的故事木身表现的现代知识者的颓唐与自责已由许多评论加以阐发。然而,这个独白性的故事被置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过程,却表达了对故乡与往事的失落感,并由此生发出较故事本身的意义更为复杂的精神主题。第一人称叙述者显然是在落寞的心境屮想从过去寻得几许安慰与希望,因此他对故乡毫
8、不以深冬为意的斗雪老梅与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的山茶怀着界样的敏感。然而,□纬甫和他的故事却一步步从他心头抹去从过去觅得希望的念头;他的怀IH的心意很口然地使得叙述过程不断地呈现期望与现实的背逆造成的惊异,显露出叙述者追寻希望的隐秘心理所形成的独有的敏感:他从一开始就从外形到精神状态感受到吕纬甫的巨大变化,但仍然从他顾盼废园的眼光中寻找过去的神采。从吕纬甫的叙述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叙述者在听了迁葬的故事后对口纬甫责怪的目光。而这口光恰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