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

ID:35527963

大小:87.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优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学设计邓玲燕2017.5.10一、教学目标【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FI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哓夫改革与勃列口

2、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Z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

3、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2、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三、教学方法:重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史料组织学生讨论。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以数轴的形式复习前两节课内容,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致历程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阶段和改革阶段。从而进入木课主题。专题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19181921九©24•战时共.~1925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政策195赫・効列曰31964戈尔巴乔夫19S5—1

4、9821991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明确课标要求和学习改革的基本方法)斯大林模式的辉煌一一计划经济下的传奇: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超强大的军事实力!辉煌的背后一一黯淡(材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短缺;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斯大林模式下的辉煌与黯淡,帮助学生建构起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改革的必要性。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1、改革的背景(1)二

5、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口益显现。(必要性)(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可能性)2、改革内容及结果暑E探究阅读教材,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内容f①扩大自主权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恣业詁②削减农业税,i¥.-I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结果:连续四年获得大丰收。但由于冒进思想,再加上60年代恶劣气候,1963年农业再度出现危机。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结果: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r①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政治(②平反冤假错案结果: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赫鲁晓

6、夫大权在握之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的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带着问题“赫鲁晓夫改革是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自主阅读归纳其改革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2】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有哪些?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材料二: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儿年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称苏联将在198()年建成共产

7、主义。材料三:(赫鲁晓夫)改革后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也保留了屮央集权的基本特征;配置资源的基本方法依旧是计划经济和计划方法,屮央集权仍然是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一一以上材料节选自《苏联兴亡史论》(提问小结)3、改革失败原因:①改革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②缺乏止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总体规划和科学试验;③思想上冒进,急于求成;④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根本原因)⑤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探究3】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材料: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

8、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请说明理由。积极: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局限: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设计意图】根据高一学生的认识特点,提供典型的材料,设置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引导,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过渡)1964年,赫鲁晓夫在混乱中黯然下台,继任的勃列日涅夫又将何去何从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