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27021
大小:55.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旋喷桩试桩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旋喷桩工艺试验报告一、试桩里程:DK2059+895—DK2060+040段。二、地层情况:上部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稍密卵石土,厚6-11米,其下为粉质粘土,厚10-20米,下伏基岩为灰岩。三、设计要求:路基基底采用旋喷桩加固,旋喷桩直径50cm,止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2m;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25MPa,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o四、试桩冃的:施工前进行现场成桩试验,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参数。五、主要设备型号:旋喷钻机MGJ-50,高压注浆泵XPB-90,成孔钻机30型。六、主要施工工艺1、钻机就位钻机安放在设计
2、的孔位并保持垂直,施工时旋喷管的允许倾斜不得大于1.5%o2、钻孔单管旋喷法常使用旋钻振动钻机,钻进深度可达30m以上,适用于标准贯入值小于40的砂土和黏性土层。当遇到比较坚硬的地层时宜用地质钻机钻孔,钻孔的位置与设计的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o3、插管插管是将喷管插入地层预定的深度。使用振动钻机钻孔时,插管与钻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即钻孔完成时插管作业同时完成。如使用地质钻机钻孔完毕,必须拔出岩芯臂,并换上旋喷管插入到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IMPao若压力过高,则易将孔壁射塌。4、喷射作
3、业当喷射插入预定深度后,由下面上进行喷射作业,值班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随时做好记录,绘制作业过程曲线。当浆液初凝时间超过20h,应及时停止使用该水泥浆液(正常水灰比1:1初凝时间为15h左右)。5、冲洗喷射施工完毕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6、移动机具将钻机等设备机具移到新孔位上。7、施工注意事项(1)钻机或旋喷机就位时机座要平稳,立轴或转盘与孔位对止,倾角与设计误
4、差一般不得大于1・5%。(2)喷射注浆前要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管路系统的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3)注浆喷射时应估计水泥浆的前峰已流出喷头后,才可以提升注浆管,自下而上喷射注浆。(4)开始注浆的孔段要与前段搭接0.1m,防止固结体脱节。(5)喷射注浆作业后,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收缩,使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应及时用水灰比为0.6-1的水泥浆进行补灌,并要预防其他钻孔排出的泥土或杂物进入。(6)为了加大固结体尺寸,或为避免深层硬土固结体尺寸缩小,可以采用提高喷射压力、加大
5、泵量或降低凹转与提升速度等措施,也可以采用喷复工艺。(7)冒浆的处理。在旋喷施工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旋喷参数的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内有土粒、水及浆液)量小于注浆量的20%者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者完全不冒浆吋,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因地层中有较大孔隙引起的冒浆,则可在浆液中掺如适量的速凝剂,缩短固结吋间,使浆液在•定土层范围内凝固。另外,还可在孔隙地段增加注浆量,填充孔隙后再继续正常旋喷施工。冒浆量太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有效喷射范
6、围与注浆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旋喷固结所需的浆量所致。减小冒浆的措施有三种:提高喷射压力,适当缩小喷嘴直径,控制固结体形状。正常情况下的冒浆可沿铁路横向方向,在相邻两个孔之间开挖排浆沟,形成桩与桩之间的“系梁”,以便提高复合地基总体的承载力。七、试桩施工记录:(附后)八、开挖检查情况:1、桩径:2006年11月13日开挖试桩1扒4#、7#、8#,开挖深度1.0米,量测桩最小周长分别为200cm、220cm、190cm、224cm,计算出桩直径分别为:63.7cm、70cm、60.5cm、71.3cm。满足设计要求。2、外观:从现场开挖的4
7、根桩的情况看,当卵石土层中卵石大小均匀时,卵石土与水泥胶结情况很好,如1#、4#桩;当卵石土层中卵石大小不均匀时,卵石土与水泥胶结情况较好,如8#桩。由于成桩时间很短,目前无法检测桩体强度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凭经验估计桩体强度可达到设计要求。总体上桩的整体性较好。九、建议采用施工参数:根据旋喷桩试桩情况,建议采用以下施工参数:1、浆液配方:水泥浆液,水灰比1:1—1.1:1,水泥强度等级P.O32.5。浆液采用两次搅拌。2、施工参数:注浆压力〉26MPa,提升速度18cm/min,旋转速度25r/mino3、材料用量:平均水泥用量150—17
8、0kg/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