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ID:35525009

大小:65.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2《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1(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王何必曰利》备课时间课型必读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探究本文反映孟子政治主张。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教法设计吟咏法,反复诵读;讲读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师活动设计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i代又i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1、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

2、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大厌”满足。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去:摆脱,抛开。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1、朗读课文,并思

3、考: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列举哪些事例论证?)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本简析。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

4、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Z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祛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五、巩固课文内容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

5、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2、阴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六、布置作业:1>解决课后习题一、二。2、书面作业: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厲(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Z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

6、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教学后记】课题《民为贵》备课时间课型必读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孟子的“民木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重点难点木章包括五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木思想”。对每章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耍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本章要在理解思

7、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木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教法设计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师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积累整合:一、给加点字注音^())黔獭{—溺狱))讼z(xzf\17社走胥<)汤放桀寻()鹳()践(()篡

8、(1艾—(zR纣年于>伐三之<暴荐弑君()()淑())朝觐()二、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并组词。稷()桀()r()鹳()淑谡()粲()犷()颤()椒觐()讼()讴()践()篡靓()松()呕()栈()募三、解释加点字词君为轻。)(谆淳溺搦))))(1)(2)(3)(4)(5)(6)(7)(8)(9)(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