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

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

ID:35517625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_第1页
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_第2页
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创作何去何从   2012年中国建筑界两件大事,一是两院院士、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本土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由于获奖,现在很多建筑师的情绪都受到鼓舞,这是好的一方面,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建筑?是为了拿奖给别人看,还是真正把人民生活各方面都能更好地向前推进呢?当前中国建筑创作正处在肯定成绩与争议创新的冲击波中,其未来将何去何从?对于建筑师而言,这些问题都很重要。  “中国建筑创作虽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实际问题更需要正视

2、。三十多年来,我们每年建了那么多房子,但是却没能形成当代的、主流的中国建筑风格。盲目追求形式,过分讲究装饰,违背生态规律,缺失建筑文化等问题比较突出。”“为谁做建筑?这是每一位中国建筑师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含糊不清,自然会导致建筑创作方向不明。”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激发了建筑师们的热议和反思。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宫殿、庙宇、城堡、宅院、高楼等多种类型的相继出现,建筑进而满足了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因此,时至今日的建筑创作与实践仍不能忘记,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建筑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人对建

3、筑功能的适当需要。  当前中国的建筑师,有很多时候难以做到独立创作。他们的设计方案经常会被开发商、投资商和业主的意见所左右;一些建筑还会受到用地政策、行政干预等方面的影响;部分项目还要考虑设计单位的经营等。很多综合因素使得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难以充分表达,社会公众对建筑的参与度也非常有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戴复东教授的看法很有指向性,“建筑设计本身是一个服务性工作。建筑界的人要有这样为别人服务的思想。这里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拿钱为别人服务;另一种是没有其他条件和要求,真心诚意地为大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4、,这才是建筑界最应该重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浮躁,才能不出错。”  作为服务的衍生,身为中建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的赵元超对此的理解是,建筑从古至今都始终存在着不变的基本价值。只要遵循建筑的基本价值,即使很普通的建筑师也能创造出很好的作品。  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不少高大奇异、奇形怪状建筑,形式大于内容、形象大于功能。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建筑界的重视。适用、经济、美观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方针。这个方针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今天,中国国情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方针有

5、必要进行修订。  “方针是方向的理念,不是方向的具体化。一方面建筑应该追随生活,建筑创作方针应该放在特定的整体语境中,独立静止地引用方针显得似是而非。另一方面应该提出当下中国建筑创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内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汪正章提出了自己对方针研究的总结。  关于方针的问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看来,首先是一个宏大的、具有方向性的指针,应该有包容力和概括力,能够非常准确地解答出来。是对建筑创作的本质、内容、原则进行深刻的反思,会使得大家未来的建筑创作走向更具有中国特色,能够体现文化自信的未来,也是充

6、满信心的。  客观而言,我国建筑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与开发商、政府部门、建设业主、材料企业、施工单位等都密切相关,建筑师彷徨、自省的同时,也需要与建筑相关的各行各业都进行反思,更需要整个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群体之间进行充分沟通与合作。从职业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建筑方针与我国整个建造体系是有关的。建造体系要有一个科学性,对建造全过程要有更为系统化的评判。只有大的建造体系合理,再讨论建筑创作方针才能确定真正为人服务的意愿产生。  “当前一些设计院已经从属于经营了,建筑创作如何把握好同建筑设计院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设计院的价值取向。因此

7、,一定要把建筑创作提升到服务于经营的层面,并确保建筑师的主体地位。”这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沈迪的呼吁。  其实,在任何时代无论用什么方式去创作,创新都是建筑师的生命,是必须坚持的。因此,鼓励创新、鼓励时代特色、鼓励自我创作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技术创新,是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提升的重要支撑,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文化创新关键在于思维的创新。中国自己形成了独立的文化体系、价值观体系和审美体系,真正的精髓就是创作的文化价值。  多年来,中国建筑师没有从形式当中走出来,恰恰是在形式之外,对于文化本质、价值本质、精神实质关注度

8、不太够,很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建筑的思维逻辑当中。所以强调文化自信,同时要有科学正确的态度,对于民族文化的精髓要继承和发扬,对于有时代局限性,有地域局限性的文化要用开放的态度、开放的眼光、开放的精神去看待。  中国建筑创作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