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挑战“无我”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挑战“无我”作文作者:王保兵作者简介:王保兵,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成都610066)o原文出处:《教育科学论坛》(成都)2018年第20183上期第38-41页内容提要:“假大空”作文大行其道,屮高考作文“无我”可怕可悲,学生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堪忧。“小叙事,真性情”作文勇敢挑战“无我”作文。七年级落实“我在”,写“入格”记叙文,练好作文基本功。记叙是基础、重点,“我在”是前提、关键。强调真货、干货,重视趣味、真情。期刊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7期关键词:作文/无我/我在/入格/文风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写什么",还是"怎么写"?是
2、不懂不会方法技巧,还是找不到写的而胡编乱造?大家都知道内容是第一位的,形式是第二位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教学作文的时候却常常忘记了写什么永远比怎样写重要。"’通’’不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净说些’美’’不美’的鬼话。"[1]我借用一下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的话,写什么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净说些怎么写的空话。教学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的起点,要根据学情。不基于学情的教学,等于空中建阁,但空中建阁却大有人在。时至今日,人们将创新、辞采、形象等要素作为评判中高考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尺,以至于步入误区——过分拔高作文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好像我们是在培养一个个文学家,反倒忽视了
3、〃言之有物〃的起码要求,"造成重形式、轻内容,崇华丽、抑质朴,厚文学、薄实用"[2]的价值取向。学生作文应该〃文中有物"。物,内容,挤掉水分剩下的干货。学生作文应该〃文中有我"。〃我",写作主体,应该永远居于写作活动的中心位"在场"。"在存在,在文中要有〃存在感〃,并让读者感知"我〃的存在;"场文中的故事、场景。作文是〃我"在看,〃我"在思,"我"在写,"我"在抒,〃我〃在议。大家都在说〃我手写我心〃”但教师指导落实学生写作,落实了的有多少?看看2014年陕西中考高分作文漫步于岁月的长河里,多少将帅英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行动为历史留下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孤烟落日•昭君岁月暗淡了琉璃繁华
4、,泪光中沉淀了浓浓愁绪。沉寂的彩蝶,幽深的宫廷,你独立园中,心乱如麻。去吧,异域的孤寂;可不去,无辜的将士喋血沙场。是夜,你终于下定决心,踩着满庭月光,前去拜见汉元帝。玉饰银钗金步摇,你被风光地嫁往西域,但你无悔。从此塞北的寒风,倾听你对民族和谐的期盼;大漠的风沙见证你对家乡的思念。你仅仅只是一个女子,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敢于牺牲自己,让堂堂西汉和天下男儿愧色!任红尘千年,徒留一座青冢。离骚汨罗屈原静静的汨罗,守护着你的英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你的忠贞。你独立江边,泪水涟涟。回首自己残破的家园,你无言,亦无颜。面对那些奸佞小人,你虽有心报国,终无力回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初的那些豪言壮语,早已化为满天残叶,跟随着不知名的风远去了。你纵身一跃,沉酣于江底。然而你的心,与日月同辉。几千年潮涨潮落,早已卷去了江边的声声叹息,任红尘繁华依旧。然而那份答卷,万古长存。刚毅•凛然岳飞谁让你赐了我一双只看祖国的眼,赐了一颗只爱祖国的心。儿时,你苦练十八般武艺,只为报效祖国。后来,你披甲上阵,率领岳家军收复失地。你那〃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每到一处,百姓夹道欢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你坚守的道德原则。百姓自发为你建庙,风波亭遇害后,皇帝赵构在你的塑像前说”非卿不忠〃。几百年花开花落,早
6、已洗净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任红尘流逝。然而那份答卷,万古长青。独立于这万卷波澜中,看秦时明月,汉时宫门,春秋的马车,大漠的孤烟,犹在眼前……那T分份答卷”令我心动!有人喜欢这样的作文,认为人物鲜活,形式整齐,语言优美,富有文采;有人不喜欢,认为这是背诵古人事例"硬套"的作文。就算昭君的答卷是出塞和亲,屈原的答卷是投江殉国,岳飞的答卷是率军杀敌,“一份份答卷,令我心动","心动〃之后呢?作为中考考生,你的答卷呢?成长路上,求学路上,多少人呵护你、期待你,你是否应该给他们、给家人、给师友、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曾几何时,"天下文章一大抄"!个人抄小报,小扌艮抄大报。曾几何时,"搜索
7、复制加粘贴"!学生"作文",求职"自荐书",公务员〃汇报材料〃,如此这般"轻车熟路"。曾几何时,"古今名人应万变"!只要记住几个古人,背诵几句相关名句,到了考场,不管什么学段、什么题目、什么主题——爱国也好、敬业也好、贡献也好、奋斗也好、成才也好、友情也好、乡愁也好,都改头换面生拉硬拽,都把昭君、屈原、岳飞们请出来,者[5把名言名句堆上来,文章就"有积累有文采"了。一年又一年,千万个大脑,在统考那一刻,为炮制所谓的文章,想到的竟然是同样几个人、同样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