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06470
大小:69.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教学目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耍任务着力部署推进。中央明确提岀,要从更人维度、更深层次、更广范I韦I推动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人格局。教学屮,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徳、信用观念,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诚信缺失问题的成因,了解国家在构建诚信社会上实施的有力措施,增强对建设诚信社会的信心。课程内容:1.诚信的内涵及耍义2.让诚信者一路畅通3.让失信者寸步难行4.加强“三大诚信”建设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对公民来说,诚信是个人
2、美徳;对金业来说,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来说,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来说,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來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的黏合剂和市场经济的慕石。但随着现代中国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急剧转型,诚信传统受到拜金主义的侵蚀,制假伟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有发生,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杜绝唯利是图的“毒奶粉”、驱逐弄虚作假的“地沟油”,提高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形成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一、诚信的内涵及要义诚
3、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具冇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与爱国、敬业、友善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明确了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中处于一个根本和基础的地位。1•“诚”与“信”的辩证法“诚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诚实,守信用”。所谓“诚实”,即人的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为人处世不说谎、不虚伪;所谓“守信用”,即对他人要做到“信”,通过大家共同缔结契约、制定法律來对群体进行共同约束,不食言、
4、不违约,遵守共同的约定。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并不是一个合一的概念。“诚”的概念早在先秦《尚书》中就出现To《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亨,亨于克诚”的记载。此时的“诚”主要指人们对鬼神、祖先的信任。后來“诚”逐渐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Z冇也。不诚,未冇能动者也。”在孟了看来,“诚”不仅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而JL是做人的规矩和要求。从中国传统思想渊源看,“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
5、值取向等非止式制度环境中形成,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内在修养的要求,即“内诚于心”。“信”同样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字形分析,“信”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们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春秋吋期经儒家的捉倡,“信”也逐渐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发展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在儒家学说中,“信”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孔子曾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资格,是不能在社会屮立足的。“信”的含义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信”
6、为真实;其二,“信”为不欺诈、不虚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的含义主要是指在市场行为中的信用、信誉和社会交往中的恪守承诺。可见,“信”强调的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普遍耍求,即“外信于人”。由“诚”和“信”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诚”是内因,“信”是外因;“诚”是修德,“信”是立命;“诚”是自律,“信”是他律。“诚”是“信”的根本、基础,“信”是“诚”的结果、归宿,二者相结合共同组成了诚信的基木含义,即诚实、真实、守信、无妄Z义。同时,“诚”与“信”Z间既相互依存,
7、乂相互作用。当“诚”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展到一定范围,“信”便会成为更多社会民众的共同操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高层级、更人范围“诚”的岀现,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及要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为指导当下社会主义文化道徳体系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包含的“诚信”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诚信思想并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者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前者以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现代人际关系为主,后者以协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人际关系为主。因此,随着
8、吋代的发展,诚信思想必然要更新换代,从传统诚信思想小汲取“营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内涵。首先,诚实劳动是诚信思想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承载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改革开放Z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就强调要''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屮,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在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中,不秉承诚实劳动的宗旨,必然会加剧社会道徳滑坡和诚信危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