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

ID:35501157

大小:80.1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5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_第1页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_第2页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_第3页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_第4页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一、孟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0)2、持“性善论”。(22)3、“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4、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万物皆有备丁•我”。(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60)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二、朱熹1、支持神话起源说。(教育的起源)(13)2、朱熹:“愤者,……;楼者,……;启,……;发

2、,……”。(启发诱导)(22)3、《朱了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次使用“课程”一词,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Z处。(课程)(108)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梢思”。(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三、孔子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22)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2)3、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煤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2)(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4、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

3、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5、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6、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也是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人。(22)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146)9、颜冋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疏导原则)(181)10、孔了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冇效方法,并根据学牛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我国小小学主要的徳育原则——因材施教

4、原则)(181)四、荀子1、持“性恶论”。“化性起伪”(22)2、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3、外砾论代表人物,“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4、社会木位论代表人物。(还有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徳等)(有关教育1=1的确立的理论)(60)5、“不闻不若闻Z,闻Z不若见Z”,“闻不见,虽博必谬”。(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五、墨崔1、“兼爱”“非攻”。(22)2、“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我国屮小学

5、主要教学原则一一量力性原则)(146)六、蔡元培1、毛“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屮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教育”的教育家。(28)3、“五育并举”教育方针。(28)4、强调“超美育”功能。(63)七、黄炎培1、“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学校无不用Z成材,社会无不学Z执业,国无不教Z民,民无不乐Z生”。(中国近现代教冇思想)(28)3、职业教育的先驱。(28)八、晏阳初1、“国际平民教育Z父”。(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

6、28)九、梁漱溟1、“创造新文化,救活I口农村”。(小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乡村建设。(28)3、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十、陈鹤琴1、“活教育”的目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8)3、学前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28)十一、陶行知1、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生活即教育”、“社会几学校”、“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白然界屮去”、“教学做合一”。(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9)3、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29)十二、《学记》1、“道而弗牵,强而弗

7、抑,开而弗达”。(我国中小学主耍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6)2、“学不顒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246)十三、杨贤江1、《新教育大纲》,我国笫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7)美国一、孟禄(教冇学家)1、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教育的起源)(13)二、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1、外砾论代表人物,“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三、杜威1、《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