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80169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数学活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常光发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体与展开图Z间的关系,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会画一个五角星,会用一张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2.在火车模型的制作及折剪五角星的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比较、动手操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体验,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发展应用意识。3.学生学石赢寸的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尊重理解他人意见的习惯。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发
2、现问题,选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确定科学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学生学会画五角星,会制作五角星。难点:探索圆柱体和四棱台展开图的画法和裁剪。五角星制作的探究过程。教学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本节课宜采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活动方式。(-)课堂组织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指定组长一名,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出示小组活动情况的评比表。数学活动评比表内容、组别制作火车车厢模型折剪五角星制作1制作2制作31234567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用得到“☆”的多少来评价各小组每项活动的情况,一项活动最多可得5星
3、,得星最多的小组为本节课的优胜组。(二)活动一:制作火车车厢模型这个活动我准备分成问题背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拓展运用五个环节来完成。1.出示问题背景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第五次提速的相关新闻,引起学生对新型列车的兴趣,接着电脑展示新型客车的图片。根据提供的素材,说明火车提速对列车的要求很高,进而让学牛欣赏古今中外大量的火车车厢的不同设计。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密切地联系起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提出问题依然根据提供的素材,告诉学生:明年的火车提速还要采用更先进的车厢,我
4、们能不能也来为明年的火车提速做一点贡献?从而过渡到木节课要探究的课题:如何制作一个火车车厢的模型——长方体、圆柱体、四棱台型的车厢模型的制作,此时电脑展示三种车厢的图片。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发现问题并确定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的能力述不够,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3.解决问题请看第一种车厢:它对应着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待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适时设问:我们手中的材料是平面的纸板。耍想制作岀相应的立体图形,你还记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现有的知识已经对立体图形和它们的展开图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再
5、以动画展示由立体图形得到展开图的过程和由展开图得到立体图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要想制作立体模型,首先要了解它的展开图。从而得出制作步骤一: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师追问:“现在是不是就可以画展开图了?”问题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表不同看法,直到形成相同的意见。从而得出制作步骤二:了解展开图的特点。制作步骤三:让学牛动手画出相应的展开图;制作步骤四: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叠展开图,得到立体模型,并用透明胶固定好。主要是因为初屮一年级的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结合这一年龄特点,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第一个制作,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
6、策略,同时也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起到很好的作用。4.反思与评价(1)交流在组内或组间交流作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制作。(2)反思电脑显示下列问题,让同组或不同组的学牛之间、师牛之间交流讨论:①你喜欢今天的制作活动吗?②你与同学合作,感觉愉快吗?③制作过程中你最得意的是什么?④制作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⑤制作方法是否唯一?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⑥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步骤是什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讨论,然后请两名学生全班交流。接着开始评价。此时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并根据标
7、准把各组所得的“☆”贴在评比表上。(3)评比标准设计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参与程度:制作2个模型得1个☆,3-5个模型得2个☆,6、7、8个模型分别获3、4、5个☆;①小组自评:综合本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制作质量给予评定,最多2个承,自评结束后选送一个模型参与班级交流评比;②班级评价:对各组选送的模型由班级共同评价,最多5☆:③教师评价:综合各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制作质量等给予评定,最多3个因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所以这种方法是受具体情境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拾,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牛迁移。因此
8、应在学习后让学牛反思学习过程,结合基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