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57872
大小:81.09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24
《工控系统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控系统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一一该工控系统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工控系统企业606家,从业人员30300人。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工控系统产值125282.33万元,较2016年112704.51万元增长11.16%0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2678.46万元,较去年46408.65万元同比增长13.51%。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
2、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让老树开出新花,做精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和产品智能化水平,让新芽长成大树,做大做强高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信息消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业转型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
3、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础支撑。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在新常态背景中,我国的经济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获得一定新的机遇,可能也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在本文可以通过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减速,所以应该引起重视。此外,在发展的角度上看,新常态的经济法发展主要是贸易区进行,是通过市场的发展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消失,代表着我国经济市场恢复了正常。2、虽然经济指标呈现出向好趋势,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加以面对的。王供给侧改
4、革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系列减税、降费等具体措施实现企业降成本。除了依靠具体的减税、降费措施,类似于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降低负债率、简政放权改革等一系列举措都可以为当前面对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的企业,确保拥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二、宏观产业政策1、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加快构建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2017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大量民营企业入选。这项工作将持续开展,到2020年要建设百家绿色园区、千家绿色工厂、开发万种绿
5、色产品。绿色产品侧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绿色工厂侧重于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绿色供应链侧重于带动上下游企业绿色提升,鼓励民营企业对照相关评价标准主动开展自评价并不断改进,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增加绿色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2、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原煤、发电量等能源
6、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不足一半,2000年以后上升到90%以上。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逐渐超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品成为出口主力。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9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8.4%,高
7、于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的比重。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供给体系质量与消费升级需求不匹配,加剧结构性供需失衡。一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2010年以来,我国稳居全球制造业产出第一大国,有100多种消费品产量居全球首位;但我国却是高端消费品进口大国,2016年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有77%发生在境外,“弱品质”成为我国高端购买力严重外流的主要因素。二是自主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在2017年《全球机械500强》榜单中,我国大陆共有89家机械企业入选,低于美国的140家和日本的105家,也低于2015年的92
8、家和2016年的95家,我国机械领域的品牌与世界级品牌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品质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有效供给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要,长此以往,将导致高端消费外流,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剧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