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39281
大小:57.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摘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举措,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凸显“为应有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以学生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跨学科整合知识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基本要求,例如课程要能解答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问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耍求,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学生需求[作者简介]李红波(1971-),男,河南汝州人,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
2、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和文学教育。(河南郑州450064)[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45-02本文言及的文学类课程是指在高职院校之中为着某种特定教育目的开设的文学类课程,既指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文秘等某些文科专业开设的文学类的职业能力类课程,也指某些非文科专业开设的文学素质类课程,例如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文学鉴赏等课程。这些课程在今天的高校之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之中遭遇到困境,被学生冷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文秘和其他实用类文科专业的学生
3、经常抱怨文学类课程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联系不多,对自己从业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对课程设置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语文教育和其他以文学学习为主的学生,不断提出课程中的文学知识距离现实生活之中的文学现象太远,学与不学一个样,课程不能很明显地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和当下文学现象的解读能力,怀疑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一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讨厌为他们开设的文学类课程,大学语文已经背离了课程设计者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初衷,成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负担,学生认为它既没意思又没用,学起来没劲,他们要求课程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上的情况足以说明高职院校的文
4、学类课程止在经历着一场危机。危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有学者从大的方面探索,认为文学类课程受众的流失可能跟意识形态的影响、商品大潮的冲击有关;有学者从小的方面看,指出是由于课程大纲的误导、教材编选的失当等原因。以上原因不仅说明对当前高职院校之中文学类课程的反思是必要的,而且也都从某一侧面说出了文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的设置确实存在着定位不确定、目标不恰当、要求不具体等问题。本文从课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出发反思文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尝试为这些问题提供破解的思
5、路。一、学科壁垒,课程设置的误区对以上的问题进行反思,我们能够发现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之中的最大误区就是固守一定的学科界限,从根本上把学科视为知识的硬性边界不敢跨越。如果我们比较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会发现后者都是前者的“压缩饼干”。以文学史类课程为例,高职院校的文学课程只不过是少讲儿个作家和作品而已,相对而言,和普通本科的文学课程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没有很好地体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特性。这种固守学科边界的文学课程会出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1.学科本性的认知层面。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具有某一稳定属性的,
6、或是人文的,或是审美的,都是和人的个性以及内心的情感有关,真止的文学是超越现实的,和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功利关系。这就是造成文学类课程和现实生活脱节,课程不能回答现实生活Z中的文学问题。学了文学课程,还是无法解读、制作和张贴春联;学了文言文还是无法解读风景区的碑刻铭文;学了《春》,还是不能感受生活中的春天;学了鲁迅的杂文,还是不能对有关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了文学还是无法分清广告中的真实和虚假,不会对广告中的虚假性承诺进行分析批判;学了文学,还是不会书写自己的履历,不会进行自我的求职演说;学了文学还是读不懂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
7、,除了书中节选的部分……我们文学课堂上的教育和生活中的文学问题互相隔膜,我们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某些文学能力,解决生活中的某些文学问题,这样的文学课程,面对生活中的文学问题只能是失语。2.关于学科知识的整合层面。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学类课程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固守某一学科边界,认为某一课程的知识就是某一学科的知识,二者完全等同,而且,这种课程知识比照着学科知识设计,越完整越好,越系统越好。这就造成了无论何种专业,只要是课程名相同或是相近,课程的内容一定也是一样。例如不管是文秘专业的写作课还是语文教育的写作课,所教内容基本相同
8、,都是通用的儿种文体的写作,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等,教学情形大致如此。这就出现了高职院校文学课程的一大怪现象,不同专业的文学课程设置基本一样,培养不同职业能力的文学类课程大致相似,我们的文学课程设置完全丧失高职院校专业和职业特点,其根木的原因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