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

ID:35432656

大小:85.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4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_第1页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_第2页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_第3页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_第4页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小学期高三年级小二调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2.《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

2、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3.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5.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

3、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6.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7.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I'可的斗争B.老子反对

4、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主张世袭为官制度8.《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屮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屮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2.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

5、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趋势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彻底瓦解11•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四川绵阳斧、铺、锈四川荥经铁锄、曲炳刀、削刀重庆巫山铁犁锌、长钎形器、铁削重庆涪陵铁斧、铁锯、刻刀重庆云阳铁削、铁锄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12.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

6、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屮;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两种情况的是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加速边疆的开发D.促进了封建国家统一的进程1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14.《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Fh'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

7、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据此可知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的功能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12.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马车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一《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