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

ID:35428369

大小:62.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_第1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_第2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_第3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_第4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案人教版新版原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2>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体验探究法、多边互动法、读图分析法等。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花泥、解剖盘、细线等。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制作山体模型的方法。五、课时安排:1课吋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设计:(-)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阅读,谁记得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哪几个?学生:比例尺、图例、指向标。教师:很好!这三个基木要素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的地图,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

3、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学生:(预习)要用等高线地形图來表示!教师:对!这就是本节课讨论的重点一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创设情境、讲授新课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教师:(展示一幅绘有等高线的地图)想要绘制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展示图1・34)思考一下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的海拔是多少?相对高度是多少?学生:地而某个地点高出海平而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岀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为150

4、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教师:所以,我们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形成了等高线。看图1.35,每条等高线上都标有数字,是什么意思?学生:是海拔的数值。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相等。教师:(出示模型)等高线Z间的垂直距离叫做等高距,我们用等高距相等的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然后将等高面的边缘垂直的落到同一水平面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播放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2、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教师:通过等高线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识别山峰、山谷、山脊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展示

5、用花泥的自制的山体模型)学生:指岀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教师: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原理后,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学生:想!教师:想画图,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展示制作山体模型的要求)学生活动:5飞人一组,教师发放材料用具。1、将花泥雕刻成山体模型,要求刻出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陡坡、缓坡等部位(坡度要明显、结构要清晰)。2、用手擦拭山体模型表面,使其光滑自然。看哪组雕的部位最完整、最清晰,注意安全!找两组同学结合自制的模型,介绍山体各部位名称。教师:模型

6、制作完了,接下来做什么?学牛:画等高线。教师:需要哪些工具定位等高线呢?学生:用尺、牙签确定等高线后,用刀切,发现不易切割、等高线切歪了,切割面不平整等问题。教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找学牛演示)一名同学将模型放入盒盖中按住,另一名同学将细线拉紧,紧贴盒盖边缘,完成对模型的切割,以此类推,每切一次间距都相等。怎样保证每次切割得到的等高线能落到准确的位置上不偏离呢?用什么工具帮助你?学生:要定位,将一张白纸放在解剖盘中,山体模型至于解剖盘中央,用两只竹签从两个山顶处垂直插入山体模型,要穿透纸张和蜡板

7、,描出等高面的边缘即可,拔出来进行第二次切割,依然用牙签固定在原位,继续画图,以此类推,保留切割的每一部分,切割完毕后,重组山体模型。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学生活动:等高线的定位和切割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展示要求)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在你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标出每条线的海拔。假设第一条等高线海拔为0米,毎切割一次海拔增加100米。2、在图中标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缓坡、陡坡等。3、思考:陡坡和缓坡,等高线疏密有何差异?(陡坡一一密集,缓坡一一稀疏)山峰、山谷、山脊、陡崖,等高线

8、有何特征?(山峰一一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到周逐渐降低;山脊一一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一一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图1.37中,从B、C两点出发爬向山顶A,哪点更容易?(C点,等高线稀疏,坡缓)(三)课堂练习:课件展示图片,辨认各种地形。(四)课堂小结:木节课学习了等高线的原理、绘图方法、及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征,也是本节的重点。同学们画的地形图非常好,课后同学们在你画的地图上,把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得到了分层设色地形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